字词 | 四棱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棱豆 【概况】: 基源 为豆科四棱豆属(瘤荚豆属)植物四棱豆的种子、根及叶。 四棱豆属全世界9种,其中栽培1种,中国也有。 原植物 四棱豆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L.DC.(P.palustris Desv.),又名翼豆、翅豆、杨桃豆,四角豆(《食用豆类作物》),四翅豆(云南)。 形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质藤本。根系发达,主根可深达180cm,侧根幅40~50cm,有主根、侧根、块根,具根瘤。 茎蔓生,圆柱形,长3~5(10)m,有分枝3~7,茎节具不定根。真叶为对生,通常为3出复叶,稀2出~5出复叶;小叶宽卵形或呈三角状卵形,全缘,先端急尖,无毛;托叶矩状,小叶有小托叶。总状花序腋生,长达15cm;花2~10,著生于花序轴顶端;萼齿5,上面2枚合生;花冠浅蓝色,长2.5~4cm,旗瓣宽卵形,先端有凹,基部有耳,翼瓣亦有耳,龙骨瓣内弯;二体雄蕊(9+1),花粉粒圆形,黄色;子房上部花柱弯曲,柱头扁球形,周围被细长茸毛。荚果近长方形,长6~30cm,可达70cm,宽2.5~3.5cm;翅宽约0.5cm,绿色、紫色或红色;具四棱及4条锯齿状纵脊(横断面呈四棱由此命名),有横隔膜。 种子8~21,近圆球形,平滑有光泽,直径约0.6cm,长1cm,白色,褐色、黄褐色和黑色,具斑纹;种脐很小。 在热带生长期45~63天结荚,在中国120~150~240天。(图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见图704) 生境与分布 为高温热带作物,在亚洲北纬20°~南纬10°地区栽培。要求湿润土壤,排水良好的砂质沃土。 浙江、湖南、广东(台山、珠海)、海南、广西、云南西双版纳等地有栽培。 。【化学】:含粗蛋白297.5~401.6g/kg,脂肪160.3~217.3g/kg。 参考文献 CA 1989;111∶21197b 【药性】: 性味 微涩。 功效 利湿,止痛。 主治 《西双版纳中药志》:“咽喉痛,牙痛,口腔溃疡,皮疹,尿急,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块根9~15g,大量用60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痢疾初起腹痛:四棱豆18~21g,白马骨(即六月雪)根、山靛青根各21~24g,车前子12~15g。水煎,早晚饭前各服1次。忌食酸辣、芥菜。” 单方应用 ❶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治腹痛:四棱豆30g,水煎服。” 食疗 《浙江药用植物志》:“治淋巴结结核:四棱豆根60~125g,鸡蛋3~5个,加红糖适量共煮。蛋煮熟后,剥去蛋壳再煮,将药汁过滤去渣与鸡蛋同服,连服2天。 以后每隔4天,再连服2剂。”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