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声切韵表
等韵图。 清江永编。成书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之前。此书为表现《广韵》音系的等韵图。 江氏就206韵条分缕析,别其音呼等列、古音今音。呼等相同的为一类(不同等而附列的,于韵首标明),但呼等虽同而古音不同的别为一类;四声相从。凡104类,相贯而下。 36字母横列,始见终日。每一字音下注明反切。 该书兼有审音、述古两方面的意图,即意在分辨今音条理,又透露古音信息。 江氏审定字音呼等,精微明晰,开卷了然。 对古音则寻其支派脉络。该书另一特点是,入声兼配阴阳二声。 这是既参考今韵相配,又据古人用韵、谐声、文字异读等材料而定的。对于所要表现的《广韵》音系,这样处理与一贯的以入声配阳声的做法不同,引起一些人的非议,但对研究古音的人启发很大。江氏于古音上主张“数韵同一入”,即见于此。该书对于某些字的安排,特别是某些入声的相配,有不妥当之处。 江氏认为36字母“不可增减,不可移易”,也是过于迷信。清汪曰桢有《四声切韵表补正》。 江氏书有北平影印应云堂本,附夏氏校正。又有赵少咸刊本。渭南严氏据夏氏校本收入《音韵学丛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