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正言顺
[结构] 并列式。 [释义] 名义正当,道理就讲得通。多形容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名:名义,名分。正:正当。 顺:合理,顺当。 [出处] 《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元·郑德辉《倩女离魂》二折:“老夫人许了亲事,待小生得官回来,谐两姓之好,却不名正言顺。” [功能、例句] ❶ 作状语。 林语堂《红牡丹》二三:“她认为不妥,却屈服了,知道她是名正言顺当褓姆。” ❷ 作谓语。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八〇回:“名不正则言不顺,今大王名正言顺,有何可议?” [附条] “名不正则言不顺”。鲁迅《阿Q正传》。 [同义] 理直气壮 师出有名 理所当然 [反义] 理屈词穷 师出无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