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叹周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叹周瑜

【原文】:

卧龙南阳睡未醒(1),又添列曜下舒城(2)

苍天即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3)!。

【赏析】:

小说描写周瑜病重在巴丘,做临终遗嘱,“言讫,昏绝。徐徐又醒,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这首诗由此引发了一番议论。

这首议论诗在嘉靖本里是七律,毛宗岗修改时只取了前四句,将后面诸葛吊孝的诗句删去了。现在这首诗,明显地讲了两层意思。

周瑜是天才,像天上的一个星降落人间。进而诗人感叹,诸葛亮是天才,周瑜也是天才,那么“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把两个天才对立起来看待,为周瑜之死而叹惋。

从小说描写的历史进程来分析,周瑜之死在客观上对孙刘联盟是有好处的。假如周瑜不死,孙、刘两家过早地火并,必然造成曹操的卷土重来,那么“铜雀春深锁二乔”也未可知。

周瑜死后,在鲁肃与诸葛亮的共同努力下,孙、刘联盟出现了稳定的局面,这是三足鼎立的局面向前发展的关键。

至于周瑜为东吴著想,想方设法为东吴讨回荆州,实现一统江南的大业。诸葛亮为刘蜀尽力,千方百计保住荆州,借此为基本,发展西川,实践“隆中路线”。这些不同政治集团的代表人物的思想和行动,都是每一个政治势力各自的愿望,各自的意志。

但历史的进程却不是以某个领袖或阶级代表的意志为转移的,由于不同政治势力的意志之间的相互牵制,相互制约,都对历史的进程有所贡献,从而形成一个历史的合力,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三国演义》的整体叙事框架,虽然以“隆中对”作为概括历史的指导思想,以诸葛亮的典型性格作为谋篇布局的叙事线索,但诸葛亮仍然不能实现最终的战略目标——兴复汉室。这正是《三国演义》所体现出的历史现实主义的力量和精神。

周瑜之死,既不怨“苍天”,也不怨“尘世”,封建诗人找不到合理的解释,便从“天人同构”的哲学信条中拾点由头,重发一番没有什么闪光的议论。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