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姑姑
【概况】: 异名 莎鸡(《诗经》),大蟋蟀(《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基源 为螽斯科昆虫纺织娘的全虫。 原动物 纺织娘 Mecopoda elongata L.,又名叫哥哥(《虫荟》)。 历史 本品为晚近收载的一味药物,首见于《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此后《中药大辞典》和《中国动物药》亦引为药用。 形态 体长5~7cm,绿或褐色。头较小,复眼1对,触角丝状,黄褐色。前胸前狭后宽,翅膜质,长达尾端,前翅往往有黑色圆纹,休止时常以左侧覆于右侧之上。 雄虫在左覆翅的臀域有发音器,夜则鸣叫。足3对,后肢长大,前足胫节有听器。雌虫尾端有产卵管。 生境与分布 栖于草丛中,成虫出现于夏秋间,分布于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四川、广东、广西。 。【生药】: 采集 夏、秋捕捉,用酒醉死,焙干。 【药性】: 主治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小儿抽风。”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4个。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小儿抽风:叫姑姑1~4个醉死,焙干,捡去杂质,除去头、足及翅,研末内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