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古山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山龙 【概况】: 异名 黄藤、黄连藤(《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防己科古山龙属植物古山龙的藤茎及根。古山龙属全世界约3种;中国仅1种,供药用。 原植物 古山龙Arcangelisia loureiri(Pierre)Diels(Mirtana loureiri Pierre) 形态 木质大藤本。老枝具纵条纹。叶片近革质、卵圆至椭圆形,长8~12cm,宽6~10cm,顶端骤尖,基部近截平,无毛;基部的3~5条掌状脉下面稍凸出;叶柄基部膝曲状,顶部膨大,长3~8cm。圆锥花序常在老干上生出,雄花序长约8cm,分枝穗状,几乎无柄;雄花苞片三角形,外轮萼片3,苞片状,内轮萼片3,长圆形,坚纸质,花瓣3,与内轮萼片同质,等长,舟形,聚药雄蕊具雄蕊9枚,近球形,直径约0.7mm;雄花序长30~50cm,雌花花被片6,革质,狭长圆形,顶端向后反折,退化雄蕊鳞片状,心皮3枚,无花柱,柱头阔,具乳头状突起。 核果长圆形,后变黄色,内果皮长2.6cm,宽1.7cm,厚3~3.5cm,外面有皱纹和纤维状疏柔毛。花期夏季。 (图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235页.图248) 生境与分布 生于林中较阴湿肥沃处或石壁上。分布于海南、云南、马来半岛、中南半岛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 根秋季采收;茎藤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药材产于海南等地。 鉴别 茎藤圆柱形,直径3~6cm,外皮灰褐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浅沟纹。质坚韧,横切面皮部菲薄,木部棕黄色或淡黄色,有数个同心性环纹及放射状纹理,其间多有数个小孔,中心有髓,折断面易自环纹及放射状纹理处成片状剥裂。 气微,味苦。 以断面色黄、味苦者为佳。 贮藏 置干燥处。 。【化学】:根和茎含小檗碱、掌叶防己碱、药根碱。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67 【药性】: 性味 苦,寒。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寒,有小毒。” 功效 清热利湿,解毒止痛。 主治 ❶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肠炎,菌痢,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疖肿,疟疾,皮炎,湿疹,脓疱疮,脚癣感染。”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 外用:煎水洗。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预防流行性感冒:古山龙、大青叶、地胆草各30g,葫芦茶、黄皮叶各15g,百部6g。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5天。” 单方应用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疟疾:古山龙、过江龙各60g。水煎2次分服,发作前2~3小时各服1次。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