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原苏联蚕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原苏联蚕丝 原苏联的中亚各加盟国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经过地区,在公元4世纪时养蚕由中国传入费尔干纳盆地,而后传播到中亚地方。 在1922~1927年间发展较快,1940年蚕茧产量2.05万t,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破坏,战后又逐渐恢复生产,1950年达到2.48万t,1990年生产蚕茧4.60万t。但原苏联在1990年3月解体,各加盟共和国先后宣布成为独立国家。 其中原主要的产丝加盟共和国有乌兹别克,阿塞拜疆、塔吉克、土库曼、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占原苏联产丝的85%上下。其他还有俄罗斯联邦、哈萨克、库尔达维亚、吉尔吉斯等国家也有少量产茧的。 原苏联虽有丝绸生产,但由于人民素爱丝绸,生产丝绸还不能满足消费需要。因此,如1956年时向中国进口生丝2700t,绸缎7000万m。 1990年还从中国进口生丝871t,绸缎767万m。自苏联解体后,1992年俄罗斯联邦从中国进口丝绸2463万美元,其中有生丝30.6t,138万美元,绸缎60万m,430万美元,以及制成品1895万美元等。白俄罗斯进口绸缎14万m,69万美元。还有哈萨克斯坦进口丝绸及制成品40万美元,吉尔吉斯16万美元,土库曼斯坦21万美元,拉脱维亚21万美元。根据现实情况,原苏联的几个蚕丝主产区,不可能在短期内有所发展,而且消费丝绸量也不会很大,但原苏联有喜爱丝绸衣服习惯,在今后仍是一个很大的丝绸进口市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