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印度教育委员会成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印度教育委员会成立 1854年《伍德教育急件》颁布后,由于印度政府未能贯彻《教育急件》各项政策,引起公众不满。传教士遂于1878年在伦敦成立了印度教育理事会(the General Council of Education in India),调查印度教育发展情况。在该理事会推动下,1882年2月3日,里彭总督(Lord Ripon)任命了以威廉姆·亨特(William Hunter)为主席的印度教育委员会,又称“亨特教育委员会”。这是印度教育发展史上成立的第一个旨在检查教育状况并提出改革措施的机构,由20名委员组成,广泛代表传教士和印度各界人士。委员会奉命对《教育急件》的基本原则贯彻状况予以调查,主要内容有:政府是否过分重视高等教育而忽略了初等教育;政府机构在整个国家教育体制中应居于何种地位;政府对私人办学应采取什么政策。 委员会在加尔各答召开了7周会议之后,对全国的教育状况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调查,最后提交了长达600页的报告,共提出222条建议。报告重申了《教育急件》的诸项政策,指出在尽可能以高效率维持现存国家教育机构的同时,教育部应致力于支持私营机构的改善和扩充。为此提出两条措施: 委员会还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主要有: 教育委员会的各项建议是与1854年《教育急件》的各项政策相一致的。帝国政府接受了除有关宗教教育外的所有建议。委员会报告所产生的结果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