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升麻葛根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升麻葛根汤 【方源】: 《局方》卷二。 【异名】: 升麻散(《斑疹备急》)、升麻汤(《活人书》卷十六)、四味升麻葛根汤(《小儿痘疹方论》)、玉血饮(《观聚方要补》卷八引《澹寮》)、解肌汤(《普济方》卷三六九)、葛根升麻汤(《玉机微义》卷五十)、葛根汤(《片玉痘疹》卷六)、干葛汤(《症因脉治》卷三)、四味升葛汤(《疡医大全》卷三十三)。 【组成】: 升麻 白芍药 甘草(炙)各十两 葛根十五两 【用法】: 上为粗末。 每服三钱,用水一盏半,煎取一中盏,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一日二三次。以病气去,身清凉为度。 。【功用】:❶ 《外科集腋》:升散阳明之邪毒。 【主治】: 伤寒、中风瘟疫,发热恶寒,头疼身重,目痛鼻干;疮疹初发未发;阳明下痢;及牙痛、腮肿、喉痛。 ❶ 《局方》:大人、小儿时气温疫,头痛发热,肢体烦疼,及疮疹已发及未发。 ❾ 《外科集腋》:烂喉丹痧初起,头胀恶寒,肌肤红热,喉间结痹,肿痛腐烂,身发斑疹隐隐。 。【宜忌】: 《医方集解》:斑疫已出者勿服,恐重虚其表也。伤寒未入阳明者勿服,恐反引表邪入阳明也。 【方论选录】: ❶ 《古今名医方论》(柯韵伯):升麻、葛根提胃脘之阳,散肌肉之浮热;芍药、甘草泻肝胆之火,以解胃腑之实热,有汗则发,无汗则止。 葛根禀性甘凉,可以散表实,协升麻以上升,则使清阳达上,而浊阴降下可知。芍药收敛阴精,甘草缓急和里,则下利自止可知。治里仍用表药者,以表实下利,而非里实故也。痘疹自里达表,出于少阴而发于太阳,初起则内外皆热,故亦宜于凉散耳!❷ 《医方集解》:此足阳明药也,阳明多气多血,寒邪伤人,则血气之壅滞,辛能达表,轻可去实,故以升葛辛轻之品,发散阳明表邪。 阳邪盛则阴气虚,故用芍药敛阴和血,又用甘草调其卫气也。升麻、甘草升阳解毒,故又治时疫。 ❸ 《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葛根清热解肌透疹;升麻升阳透表;芍药和营泄热;甘草调和诸药。合用则解肌透疹,和营解毒。 。【临证举例】:❶ 阳明热毒 《慎柔五书》:丁会成,年四十余。 春季右腿正面忽痛麻。诊之,右三部洪数五、六至,问口渴?曰:是也。 升麻葛根汤二贴而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