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十姊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十姊妹 【名称出处】:《纲目拾遗》 【概况】: 异名 七姊妹(《群芳谱》),姊妹花(《闽南民间草药》)。 基源 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七姊妹的根及叶。蔷薇属全世界有200多种,中国约82种。 原植物 七姊妹Rosa multiflora Thunb.var.carnea Thory(Rosa mu tiflora Thunb.var.platyphylla Thory) 形态 攀援灌木。小枝圆柱形,通常无毛,有短而粗稍弯曲皮刺。 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9,近花序的小叶有时3,连叶柄长5~10cm;小叶片倒卵形,长圆形或卵形,长1.5~5cm,宽0.8~2.8cm,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尖锐单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有柔毛;小叶柄和叶轴有柔毛或无毛,有散生腺毛;托叶篦齿状,大部贴生于叶柄,边缘有或无腺毛。花多朵,排成圆锥状花序,花梗长1.5~2.5cm,无毛或有腺毛,有时基部有篦齿状小苞片;花直径1.5~2cm;萼片5,披针形,有时中部具2个线形裂片,外面无毛,内面有柔毛;花瓣粉红色,重瓣;花柱结合成束,无毛,比雄蕊稍长。果近球形,直径6~8mm,红褐色或紫褐色,有光泽,无毛。 生境与分布 分布于山东、江苏、河南,中国各地有栽培。 。【化学】:根皮含鞣质23%。 附 花含紫云英甙(Astragalin)及挥发油。果实含β-谷甾醇、5α-豆甾烷-3,6-二酮(5α-Stigmastane-3,6-dione)、滨蒿内酯(Scoparone)、水杨酸。果实还含3种黄酮甙类成分。 参考文献 药学杂志(日) 1962;82:771,1976;96:284,1980;100:466 。【药性】: 性味 苦、微涩,平。 功效 清热解毒,退黄消痞。 主治 黄疸,痞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24g。 。【临床应用】: 食疗 《闽南民间草药》:“治黄疸,癖块:鲜十姊妹根15~24g,猪赤肉60g,同炒后加红酒90~120g共煮1小时,同午饭或晚饭食用,每日1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