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非农产业收入增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非农产业收入增加 (四)非农产业收入增加山东省农村非农产业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但发展较快。特别是1984年以后,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采取一系列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实行乡镇、村、户联合体“四个轮子”一起转,工、商、建、运、服五业并举,在1984年乡镇企业总产值188.71亿元的基础上,1987年达到465.25亿元超过农业总产值,成为山东省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1990年,全省乡镇企业产值达1012亿元,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8.2%。在生产发展的同时,农民从乡村企业中得到的收入迅速增加。1984年,全省农民人均从乡村企业得到的收入只有10.26元,到1990年已增加到50.77元,6年增长了3.9倍,平均每年增长30.5%,成为农民收入来源中增长最快的因素,在收入增长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 (三)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 (五)农民文化素质提高 ☛ (四)非农产业收入增加 (四)非农产业收入增加陕西省农村非农产业起步晚, 基础差, 1978年全省以非农产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总产值仅有6.6亿元, 从业人员55.27万人。改革开放以后, 省委、省政府加强领导, 采取一系列鼓励发展的政策措施, 实行“多轮驱动, 多业并举,多轨运行” 的发展方针, 90年代在全省开展了乡镇企业甲级队建设, 加快了乡镇企业发展步伐。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1988年突破100亿元大关, 1992年达到236.43亿元, 超过了农业总产值, 成为陕西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1995年, 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增加到755.53亿元, 从业人员增加到359.52万人, 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7.1%。乡镇企业的大发展, 改变了农村经济的产业构成, 非农产业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 从1980年的25.48%上升到1995年的65.4%, 即由 “四分天下有其一” 变为 “三分天下有其二”。同时, 也为农民增加收入开辟了新的来源。1995年, 全省农民平均每人从非农产业生产中得到的纯收入达到248.32元, 比1980年的14.75元增长15.84倍, 年均递增20.5%, 比从农业生产中得到纯收入的增长速度14%快6.5个百分点; 占人均纯收入总额的比重达到25.79%, 比 1980年的10.37%提高15.42个百分点。目前, 农村非农产业已经成为全省农民收入来源中增长最快的因素, 对加快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三)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 三、陕西农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同全国的比较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