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行生活集体化,取消社员家庭副业
在建社初期,人民公社强调行动“战斗化”和“生活集体化”。在人民公社内普遍建立公共食堂,社员的口粮由其所在的食堂统一保管使用,副食也由食堂供应。社员家庭炊具、桌椅等,在生活集体化过程中,被公共食堂无偿调用的不少。到1958年10月,各地举办的公共食堂共有26万个,在食堂吃饭的人数占全省总人数的80%,其中农村占98%。在提高公有化程度,消灭私有制残余这种“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几乎都被取消。特别是建立公社食堂和供给制后,不允许社员家庭自己饲养家畜、家禽,社员饲养的猪、鸡不少被无偿地归公社集中饲养,办起了集体万头猪场,万只鸡场。
人民公社建立初期这种以高度集中统一和平均主义分配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极大地损伤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严重地破坏了劳动生产力。人民公社的单一公社所有制的经济体制实行时间虽然不长,但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极大的。1957年与1960年相比,河南全省粮食总产量由118亿公斤减少到88.7亿公斤,降低了24.8%,棉花产量由17.66万吨减少到16.08万吨,降低8.9%,大牲畜由593万头减少到474万头,降低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