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内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内观nèiguān

〈名〉 事物内部的状况。

内观nèiguān

〈名〉事物的内部状况。仿“外观”而成。
 ◇ 灵感情境中的表现与内观,狂放与冷静,多么微妙的尺度,多么飘忽的界限,看不见,却存在。(新华文摘.1986.3)
 ◇ 开幕当天上午,参展商广州某美容化妆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陆生,发现在离自家档口不远处,南海一参展商布展的产品无论在外观或内观上,都和自家的产品一模一样,于是上前与之理论。(人民网.2000.11.30)

内观nèiɡuān

〈名〉事物的内部状况。

内观

(反)外表

内观

气功术语。 即反目内观脏腑等部位。 又称内视。 出 《列子·仲尼》。 “务外游, 不知务内观, 外游者, 求备于物; 内观者, 取足于身。”“内”是指人体内部, 是与体外环境相对而言;“观”是指气功入静状态中自我保持的意念, 与自发的意识活动相对而言。

内观

内观

气功名词。又称内视、内照,或返观、返照。内指人体内环境。在静功修养方法中,将意识内向,即内观。其形式有多种,如:将意念集中于身体的某一部位(如意守丹田),或存想某种动态的功能线路(如任督脉循行),或内“视”体内脏腑的形象(存想内景),或存想某种特定的事物形象等。

☚ 内丹   丹田 ☛
内观

内观

内观,是指意识内向,收视返听,排除环境刺激因子的干扰。“内”是指人体内部,是与体外环境相对而言的。古称自然现象为外象、外景或外境; 人体内部的组织结构为内象、内景或内境。“观”是指气功入静状态中自我保持的意念,也称“观心”或“照心”,与自发的意识活动相对待。后者又称为“动心”或“妄心。”在练功过程中,静“观”的意念是必须保持的,否则,入静诱导将会导至昏沉,或转化为睡眠。故“观心”特称为“正念”。而“动心”是气功入静锻炼中所必须制服的对象,特称为“妄念。”所以《定观经》说:“惟灭动心,不灭照心。”
内观静养是气功内炼的重要方法。晋人(一说五代人)烟萝子著有《内观经》。一般说来,内观方式可分为四类:
❶定点系念身体的某一部位(如意守丹田);
❷观想某种动态的功能线路(如任督脉循行);
❸内“视”脏腑的形象(存想内景);
❹悬想某种特定的事物形象(外景与内景相结合的存想)。
内观也称内视、内照、或返观、返照。“返”的含义是指: 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意识是外向的,即攀缘外物,触景生情,受制于外界的事物,内观入静时,转外向的意识为内向,所谓“回光返照”,故称“返”。在天台宗止观法中,“观”又指特定的精神分析方法,有观达与贯穿之义,“观智通达”与“穿凿烦恼”之义。
内观一词,较早见于《列子·仲尼篇》,如述:“务外游不如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 内观者,取足于身。”晋以后,成为重要的气功术语。

☚ 存想   练功杂念 ☛
0002016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6: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