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内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内训nèi xùn

对女子的训导。《后汉书·列女传》:“作《女诫》七篇,有助~~。”

内训

书名。明成祖徐皇后为教育宫中妇女所写。成书于永乐二年(1404年)。全书包括德性、修身、慎言、谨行、勤励、节俭、警戒、积善、迁善、崇圣训、景贤范、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母仪、睦亲、慈幼、逮下、待外戚等二十章。《内训》首章即讲女子的德性在于孝敬、柔顺而“能配君子”,要求女子“仁以居之,义以行之,智以烛之,信以守之,礼以体之。”教导凡为妻者要明阴阳之大义,“能推是适”,以事其夫,要“体柔顺……服三从之训。”要求女子“秉坤仪”、“著母德”,以“父天母地”来说明三从四德的孝顺、节义是合理的,天经地义的。《内训》在较多地从理论上阐扬封建妇道同时,特别选辑了先人的女教典训,在“崇圣训”、“景贤范”诸篇中阐发了古哲先贤的“嘉言善行”作为妇女学习的典范。要求培养专一主内,有“内助之德”,行“内助之功”,绝对顺从的贤妻、良母、孝妇、贞女。万历八年(1580年),明神宗颁令刻印《内训》,“使庶民之家得以训诲女子”。此后,王相以传统的儒教思想对此书加以笺注,并收入《女四书》中,成为封建社会的女教教材,对后世影响很大。

内训

内训

书名,二十篇,为明成祖徐皇后所作。《明史》卷一百一十三《仁考徐皇后传》中说她:“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她仿效 《女宪》、《女诫》 内容作《内训》,主要用于教育宫廷命妇“妇之事夫,奚止馈食衣服而已,必有助焉。朋友之言,有纵有违,夫妇之言,婉顺易人”。

☚ 阃范   女四书 ☛
内训

内训

书名。明代成祖仁孝文皇后撰。皇后为中山王徐达长女,贞淑贤惠,知书达理。高皇后死后,秉承其遗愿作 《内训》一书。全书共二十章,多重复前人对妇女的见解。此书主要供宫中女性阅读。永乐五年 (1407) 她死后,明成祖因追怀她,便将此书颁布臣民,自此在社会上广泛流行。《内训》一书,对前人的观点亦有所发挥,强调妇人的贤惠与否对社会的重要影响。如 《事君篇》 中说:“纵观往古,国家废兴,未有不由于妇之贤否。事君者不可以不慎。诗日: ‘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苟不能胥匡以道,则必自荒厥德,若网之无纲,众目难举,上无所毗,下无所法,则胥论之渐矣。”此外,这部书对女子的品德要求十分严格。在夫妇的关系上,强调夫唱妇随。

☚ 于归   女四书 ☛

内训

一卷。明仁孝文皇后(1363—1407)撰。仁孝文皇后姓徐,中山王徐达长女,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洪武九年(1376),册封为燕王妃。燕王朱棣即位,册封为皇后。她采《女宪》、《女戒》,著《内训》;又类编古人嘉言善行,撰《劝善书》。此书共分二十篇: 一《德行》、二《修身》、三 《慎言》、四《谨行》、五《勤励》、六《警戒》、七《节俭》、八《积善》、九《迁善》、十《崇圣训》、十一《景贤范》、十二 《事父母》、十三《事君》、十四 《事舅姑》、十五《奉祭祀》、十六 《母仪》、十七《睦亲》、十八 《慈幼》、十九《逮下》、二十 《待外戚》。其宗旨在于劝戒好女要遵守封建礼教。她认为,贞静幽闲,端庄诚一,孝敬仁明,慈和柔顺为女子的德性;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为女子的修身之道。主张妇女要自持,慎言谨行;勤于劳作,早作晚休;勉于积善,有过能改,遵崇圣训,以成内助之美。强调妇女要事父母以孝敬,事君以忠诚,事舅姑以致敬。各篇中系以小注,多为颂扬之词,当为儒臣所加。据《明史 ·仁孝皇后徐氏传》考证,在永乐三年(1405),此书颁行。而《明朝典汇》载,永乐五年(1407)十一月,以仁孝皇后《内训》颁群臣,俾教于家。又考《名山藏坤》记,初撰此书,不过示皇太子诸王而已,至永乐五年七月以后,明成祖乃出《内训》、《劝善书》颁赐臣民。此本为明初刊本,首标大明仁孝皇后,而她卒于永乐五年七月,后谥曰“仁孝”。据此可知《内训》刊于永乐五年七月以后,十一月颁行。有《四库全书》本,《墨海金壶》本《珠丛别录》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