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农村个体私营商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农村个体私营商业

(四)农村个体私营商业

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供销社尚未建立和发展壮大之前,农村主要依靠集镇上原有的私商小贩,从事农副产品收购和日用工业品、副食品的供应。据1949年底统计,全省有农村私营商业(包括住商、摊贩和行商)39 643户,从业人员50 908人。随着供销合作社发展壮大成为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农村个体私营商业才退居辅助地位。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对农村私营商业,经过公私合营商店和合作商店、合作小组、经销代销等形式加以改造,到1956年底,全省有95%左右的农村小商小贩组成合作商店(小组)共8 092个,从业人员共47 070人。从此,纳入集体商业由农村供销社继续归口管理。在60年代初期,农村集镇上虽曾自发地出现一批无证商贩,从事商品贩买贩卖活动。但在1964年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中,绝大多数被取缔,只保留了为数不多的“家住城镇,吃商品粮,一贯从事商业活动,且无其他生活出路”的有证商贩,继续从事商业活动。据工商企业登记年报反映,1964年,全省共有登记发证的农村个体商业(饮食、服务业) 6 381户、6 903人,未经核准登记的农村个体商业(饮食、服务业)2 322人。到文化大革命期间,个体商贩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而彻底地“割”掉。之后,虽几度冒出一些无证商贩,也一次又一次地被整顿、取缔。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省个体私营商业逐步得到恢复与发展。据统计,1982年底,全省只有农村个体工商业20 560户,从业人员21 777人,其中:商业10 980户,从业人员11489人;饮食业2 927户,3 349人;服务业1709户,1848人;修理业2 137户,2 176人 (未列手工业、交通运输业、房屋修缮业等个体工业户在内, 下同)。到1983年, 全省农村个体工商户猛增至75 366户, 87 288人。其中: 商业增至55 905户, 63 965人; 饮食业7 513户,9932人; 服务业2 603户,2 986人; 修理业4 607户,4 989人。经过10多年的发展, 特别是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的发表与中共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 农村个体私营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1992—1995年的4年中, 全省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的总户数增长72.2%, 从业人员增长114.8%, 注册资金 (本) 增长4.31倍。到1995年底, 全省农村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达473 951户(其中私营企业为8 425户), 从业人员1 242 920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量的8.2%, 比1991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注册资金35.9亿元 (其中私营企业12.5亿元), 总产值50.5亿元 (其中私营企业19.6亿元)。营业收入114.5亿元 (其中私营企业6.7亿元), 商品销售额84.1亿元 (其中私营企业7.6亿元)。农村个体私营商业、服务业的大发展, 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商业网点建设, 改善了农村商业网点的布局。
综合起来, 1995年底, 全省农村国营商业网点共2047户, 从业人员共41 474人; 基层供销社网点22 784户, 从业人员61 008人; 集体商业 (缺乡村办商业) 934户, 13 665人; 个体私营商业343 713户,798 372人。总计农村商业网点369 478户, 从业人员914 519人。

☚ 2.乡、村办集体商业   二、贩运队伍 ☛
0003228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3:5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