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 1977—1992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 1977—1992年 (四) 1977—1992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全县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随着农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农业投入的增加,农业结构的优化以及轻型农艺等新技术的推广,农业生产力大为提高。工业上,凭借上海近郊地理优势和城市大工业向郊区扩散的历史机遇,依托科技城、汽车城优势,重点发展六大支柱产业和10多个拳头产品,初步建立起以优势产品为牵引,重点骨干产品为龙头的产业群。在第三产业方面,通过改革建立起多渠道少环节的流通体制,形成国有商业、供销合作商业、集体商业和私营商业多元化的市场体系,电力、燃气、自来水等公用事业迅猛发展,金融保险业后来居上,房地产、旅游业兴起。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从而形成了“二三一”的经济发展新格局,至1992年,全县经济增加值达到30.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3.0亿元,第二产业20.0亿元,第三产业7.5亿元,其比重为9.8:65.6:24.6。 ☚ (三) 1966—1976年 (五) 1993—1999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