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五)个体私营经济的作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五)个体私营经济的作用

(五)个体私营经济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 全省个体私营经济不断发展, 经济实力增强, 经营规模扩大, 经营领域拓宽, 经营方式灵活, 竞争能力增强, 队伍素质提高, 正在成为促进青海生产力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为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繁荣城乡经济, 推动安定团结, 促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主要表现在:
——聚集生产要素, 促进生产力发展。 资金是生产力诸要素的 “血液”和粘结剂。 个体私营经济把社会闲散资金和富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聚集起来, 从而形成了现实的生产力。据不完全统计, 从1988—1993年, 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创工业产值14.33亿元, 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45.94亿元。 还有成千上万的个体贩运者长年活跃在广大农村牧区, 搞活了城乡流通, 解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 “卖难” 问题。
——繁荣城乡经济, 方便群众生活。 个体私营经济对沟通城乡交流、 推销地方产品、 发展第三产业、调整农村牧区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城镇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解决人民群众的 “买菜难”、“吃饭难”、 “修理难”、 “乘车难”等诸多 “老大难” 问题方面更是作用突出, 功不可没。 据统计, 个体工商户在集贸市场成交的粮食从1979年的4吨增长到1993年的20 677吨; 食用植物油从14吨增长到4 072吨; 肉食禽蛋从300吨增长到23 067吨; 水产品从44吨增长到6 900吨; 蔬菜从3 910吨增长到94 932吨; 干鲜果从540吨增长到29 853吨。 1993年,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在城乡综合集贸市场及农副产品专业市场的商品销售量占到全省商品销售总量的56.53%, 丰富了城镇居民的 “米袋子”、 “油罐子”和 “菜篮子”。
——扩大就业门路,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到1993年底, 个体私营经济安排城镇待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4万多人, 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就业安置资金, 而且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个体经济从事第三产业居多, 到1993年底已拓展到8大类别、216个自然行业。
——加速集镇建设, 促进脱贫致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的集镇建设和商品流通, 特别是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脱贫致富方面, 发挥了资金技术的引进作用、 流通渠道的疏理作用、商品意识的传播作用、 经济信息的传递作用、勤劳致富的引导作用。
——增加财政收入, 支持社会公益事业。 截止1993年, 全省个体私营经济11年累计上缴国家税金3.53亿元。 同时, 个体私营经济的从业人员在认购国库券、救灾减灾、 扶贫济困、 捐资助学、 “希望工程”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发挥了积极作用。
——推动经济体制转轨变型, 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自产生之日起, 就以市场为依托,并接受了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等市场经济竞争法则的考验, 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 其灵活的经营机制逐渐赢得了社会的认可, 并在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发挥了示范作用。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使市场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增大,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导力量。
——培养了少数民族生产经营人才。个体户不仅活跃于本省各地, 而且走出山门, 到东南沿海大显身手。化隆县500多名回族农民南下厦门开饭馆; 循化县撒拉族农民集资亿元到甘肃搞房地产开发, 他们还在珠海开辟了第一条民运交通线; 全省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还在广州三元里开了青海饭馆。 有的甚至出国门, 闯俄罗斯、下东南亚, 跻身于国际市场, 显示了非凡的才干。 据1993年的不完全统计, 全省共有两万名少数民族同胞从业于个体私营经营。
——促进市场建设。 全省集贸市场从1978年的24个发展到1993年的295个, 主要是依靠个体私营经济这支队伍发展起来的。 在1979—1992年14年间全省市场建设1.3亿元的总投资中, 个体私营业主们的集资额达60%以上。 对全省市场建设的突破性进展,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四)健康发展时期   第二节 农产品购销 ☛
0002658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