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畜牧业项目
秸秆氨化试验项目。1988—1992年,由世界粮农组织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投资的秸秆氨化试验项目,在淮阳、商水两县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1988—1990年,试验项目为《氨化秸秆质量评估》;第二阶段为1990年10月,试验项目为《以氨化秸秆为基础回粮的肉牛生产体系的研究与推广》,于1992年10月通过世界粮农组织AO总部专家的终期评估。本项目总投资340万元,其中世界粮农组织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投资33.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40万元,省地配套200万元。该项目根据我国肉牛生产中蛋白质饲料缺乏的状况,在对氨化秸秆进行质量评估的基础上,以氨化秸秆为基础回粮,采用我国丰实的棉籽饼资源作为唯一的精料补充,建立起一套不用粮食的肉牛生产饲喂体系。该项目解决了蛋白质饲料缺乏对肉牛生产的制约因素,且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试验结果表明:饲养每头肉牛,饲养周期由3~4年缩短为2~2.5年,日增重650~750克,效益提高300元以上。项目期内氨化秸秆数量达100万吨,可节省粮食25万吨,用棉籽饼做精料,可节约粮食46.2万吨,合计71.2万吨,养牛业直接效益在3亿元以上,该项目得到世界粮农组织专家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