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极必反
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 即指事物发展到极度时,就必定向反面转化。这一概念具有辩证法的思想。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存在著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 肯定方面是事物维持其自身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促使它转化为其它事物的方面。 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互相对立、互相斗争著。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占居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为它自己的对立面,成为它物,这就是事物向它自己的反面转化。 世界上没有永不转化的事物。“没有任何一种现象不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列宁全集》第22卷,第302页)但转化的实现,必须经过必要的斗争,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一般说来,转化的趋向是前进的,表现为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但也有局部的、暂时的倒退的现象。因此,必须具体分析各种转化的可能和条件,因势利导,促成前进的转化,防止倒退的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