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径流分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径流分布

(二)径流分布

福建多年平均径流深的变化多在500—1 400毫米之间,一般随江河流域高度增加而增加。年径流的高值区都分布在流域之河源地带,并在地域分布形成“品”字型: 闽北高值区年径流深大于1 100毫米, 闽南、闽东高值区径流深分别在1 000毫米和1 100毫米以上。主要降水季(4—9月)的梅雨季(4—6月)和台风季(7—9月)两大气候的降雨分布特点,突出展现了福建水资源地区分布的规律性:梅雨季径流量约占全年径流量的35%—60%,由西北向东南沿海递减; 台风季径流量约占全年径流量的20%—45%,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山区递减, 两者分布走势恰好相反。沿海36个县(市)人口、经济总值均占全省2/3,水资源量仅422亿立方米, 占全省总量的38%。平潭、惠安、石狮、晋江、东山等县(市)人均水资源量只有500—600立方米,占全省人均量的13.3%—15.9%。用水紧张已经成为继能源之后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个“瓶颈”。
福建江河水系多与山脉走向垂直, 呈格子状和扇状布局。水量不小,季节变化大;水能丰富,航行较难。全省五条河流(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和交溪)流域面积在5 000平方公里以上。
1. 闽江。发源于武夷山脉东麓, 集雨面积60 992平方公里(福建境内59 922平方公里, 占全省总面积一半以上, 干流长581公里, 干支流流经35个县(市),经福州马尾入海。多年平均年径流量629亿立方米,历史上最大年径流量942亿立方米(1937年)、913亿立方米 (1975年) ,最小年径流量319亿立方米(1971年)。最大与最小比差在2.95—2.86之间,年径流变差系数为0.28。
2.九龙江。发源于博平山脉西麓和戴云山脉南端,集雨面积14 741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12%,干流长度285公里,系闽南地区主要河流。在龙海市长洲以上分为北溪和西溪,汇合后流经石码、海澄至浮宫纳入南溪支流,于厦门注入台湾海峡。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49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235亿立方米(1975年),最小年径流量103亿立方米(1967年和1971年),最大值与最小值比差2.28,年径流变差系数为0.27。
3.汀江。发源于武夷山脉,集雨面积为12 080平方公里,干流长度285公里,系闽西地区主要河流。流域内主要支流有旧县河、黄潭河、永定河,干流经永定县峰市进入广东省之韩江。多年平均径流量86.6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158亿立方米(1975年),最小年径流量44.4亿立方米(1963年),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差为3.56,年径流变差系数为0.34。
4.晋江。发源于戴云山脉东麓,集雨面积5 629平方公里,干流长182公里,为闽中地区主要河流。上游分为东溪和西溪,在南安县英儿村双溪口处汇合,经泉州入泉州湾、台湾海峡。多年平均径流量55.7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94.6亿立方米(1961年),最小年径流量33亿立方米(1967年),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差2.87,年径流变差系数为0.30。
5.交溪。发源于洞宫山脉浙江省境内,集雨面积5 549平方公里,干流长162公里,上游东西溪在福安市湖扩坂汇合后纳入穆阳溪,经白马港注入三都澳、东海。多年平均径流量69.4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99.6亿立方米(1962年),最小年径流量38.5亿立方米(1971年),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差2.59,年径流变差系数为0.28。

☚ (一)降水分布   (三)地下水分布 ☛
0000807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