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立了一批商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
全省建设30个商品粮基地县,这些县1995年承担了全省73%的定购任务。水果生产,基本形成了3条果带、10种果类、40个商品基地的生产格局,已有26个县果树面积超过0.67万公顷,27个县产量超万吨,涌现了200个种果万亩的基地乡镇和1 000多个超千亩的基地村。茶叶,重点开发了闽南、闽北两片7县的乌龙茶基地,闽东、闽西北的花茶、绿茶基地。林业,已建成近千万亩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沿海第一线基干绿色防护林带和相配套的农田林网。全省竹林面积达68.07万公顷,竹业生产逐步建成了一批笋竹两用基地、纸浆竹林基地、绿麻竹基地。渔业生产,形成了一批对虾、鳗鱼、鲍鱼、青蟹等名贵品种养殖基地,名贵品种产值占水产养殖产值的70%以上。畜牧业生产,进一步朝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全省在福州、厦门、泉州等主要城市周围建成了一大批畜牧生产基地。全省还形成了古田白木耳、龙海蘑菇、罗源香菇等一批上规模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在这些生产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全省形成了优质水产品、水果、茶叶、食用菌、畜禽、蔬菜、竹笋、花卉、芦笋等9大类出口农副产品生产基地,1995年有蘑菇、茶叶、对虾、鳗鱼、活贝、活猪、速冻蔬菜、梭子蟹、香菇、药材、芦笋、水果、笋制品、米粉、竹制品、松香等16种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在1 000万美元以上。仅蘑菇一项,全省种植面积就达5 091万平方米,产量27.97万吨,年蘑菇罐头出口创汇额达1亿美元以上,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