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农村商业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农村商业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

(二)农村商业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

(1)重点搞好供销社体制改革。一是调整了县联社和基层社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成员要经过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全自治区1.07万名基层社理、监事,其中有2785名农民进入领导班子,担任了正、副主任的有227名,另有37名农民担任县联社理、监事;二是扩大社员股金,全自治区社员股金由1982年的833万元发展到1992年的1.20亿元; 三是逐步建立以县(公司)为中心,以基层社为主体,以村级服务站为基础的三级服务网络,搞好为农业生产服务。如1990年由区科委、农业厅、供销社共同组织实施117.07万公顷水稻高产综合技术开发等项目,增产粮食5.61亿公斤。
(2)组织农村商品生产系列化服务。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和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为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提供了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据1992年统计,全自治区建立了330个农村科技服务中心,1 350个技术咨询处,2 906个村级服务站,506所“庄稼医院”。服务项目有:提供市场信息,供应各种生产资料(包括化肥、农药、药械、种子、种苗),提供种植、养殖、护理技术指导,以及提供加工、储藏、保鲜、运输和产品销售等系列化服务。积极帮助农民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兴建龙头产品生产试验场。全自治区每年还提供1 000万元左右扶持资金,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
(3)发展横向经济联合,进一步搞活商品流通。为了使城乡商品畅通其流,各级供销部门在搞好纵向联合的同时,积极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办好跨地区、跨所有制、跨部门各种形式的商商联合、农商联合、工商联合以及农工商技联合的新型企业,使流通领域不断扩展。
(4)进行企业整顿,完善经营责任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国营商业、供销社普遍推进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1984年10月自治区供销社召开供销社系统企业整顿和经营责任制座谈会,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供销社经营责任制的意见,各地从实际出发建立和健全经营责任制,主要内容有:定额管理、超利分成;基本工资加提成工资;利润包干,自负盈亏;联购(销)计酬。多数企业实行“定额管理,全面考核,超利分成,记分算奖”的办法。
(5)按合理布局原则,增加农村商业网点。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农村供销社按照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强商业网点建设。1992年全自治区供销社系统机构网点总数达2.75万个,比1985年2.57万个增加1 800个,其中企业经营机构发展到2.52万个,零售网点增加到1.90万个,而基层供销社网点总数为2.42万个,农村“双代店”3 073个,村级服务站2 906个。不少网点集购销、科技、咨询为一体,为农业生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6) 引导和组织农民进入流通领域。主要是引导农民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
❶组织有关部门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使农民了解市场供求的变化,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适合市场的需要;
❷向农民传授先进的种养加工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❸参与商品生产基地建设,为农民提供各种加工、储运、代销等服务;
❹大力帮助农民推销产品,或组织农民联合推销产品,或与农民进行产销联营。

☚ (一)农村商业体制改革概况   第三节 农产品价格 ☛
0001529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