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不同历史时期看农业的重要作用
山东农业在各个不同发展时期都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
1. 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农业发挥了基础产业和支撑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及巩固新政权的作用。在这一时期, 山东面临长期被战争破坏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 农村经济陷于破产, 城市工业处于半瘫痪状态。当时, 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 保护劳动者权益, 建立社会主义新制度, 支援朝鲜战争, 必须大力恢复和发展经济。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在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 只能尽快发展农业, 以获取社会急需的生活资料。自新中国成立至1957年整个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 山东省的农业产值都占社会总产值的50%以上。在这一时期, 农村除了向国家提供低价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外, 还要交纳大量的税金, 农业税占国家税收的30%以上。没有农业的发展, 社会就难以安定, 政权难以巩固, 工业也难以恢复和发展。
2. “大跃进”和经济调整时期。农业发挥了抗御严重自然灾害和国际反华势力的经济封锁及稳定社会的作用。在这一时期, 国内在经济建设上发生了“左”倾错误, 造成极大浪费;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企图用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迫使中国共产党就范;苏联撕毁合同, 撤走专家, 终止了对中国的援助, 并催讨贷款。在国际环境恶化、国内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山东各级党委政府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 及时纠正了“左”的错误, 对经济进行了调整, 使农业迅速得到恢复发展。广大农民节衣缩食, 把粮食和农副产品交给国家, 支持国家渡过了难关, 粉碎了国际反华势力的阴谋, 保卫了社会主义。
3. “文化大革命”时期。农业发挥了稳定经济和保证社会生活资料必需供给的作用。在此期间, 农村虽然也受到冲击, 但广大农民凭着对共产党的深厚感情和对土地经营的责任感, 仍然辛勤劳动, 坚持生产, 创造社会必需的产品, 一方面维持广大农民的生活和最低限度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一方面以指令性低价出售农副产品给国家, 支援城市工业和国家经济建设。正是由于农业生产没有出现灾难性的减产局面, 才能在那样严重混乱的情况下, 使人民的生活得到最起码的保障, 使国家转危为安, 并能在克服了政治上的错误之后, 很快转向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4. 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新时期。山东农村经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尤为明显:
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进行并取得了成功, 为城市和其他方面的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❷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不但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而且为整个改革开放奠定了物质基础;
❸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充实了市场, 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保障条件和充足的原料;
❹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不但为国家提供了税金, 安排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而且为工业产品开拓了广阔的市场。
纵观40多年农村经济的发展历史, 山东的农业一直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安定。实践证明, 在任何历史发展阶段, 农业都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