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婚姻家庭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婚姻家庭观

015 中国婚姻家庭观

中华民族关于婚姻家庭的基本看法和观点的总和。中国婚姻家庭观的形成甚早,在各方面的发展相当充分,具有明显的特色。中国婚姻家庭观的基本内容包括4个方面。首先是关于婚姻家庭的起源、本质及作用方面。早在上古传说中,就形成了“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的婚姻起源观。至于婚姻起源的原因则被认为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繁衍后代、延续生存,基于男女两性自身的差异与需要而产生,家庭关系是基于婚姻才形成。在其后的《易传·序卦》中,也认为婚姻家庭的起源是基于所谓“天地”自然的原因,但正是基于这种原因而产生的婚姻家庭关系才造成了社会后果,造成人类伦理道德观念和规范,所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错”。这样婚姻家庭的本质就不仅被视为自然现象。而且被视为社会现象。对于婚姻家庭的作用,虽也认为在自然方面是满足男女“好色”、“阴阳”之 “大欲”,但更主要则是在家族和社会方面起“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嗣”的作用,起区分父子、君臣、上下关系的作用。婚姻家庭不仅是人类男女间满足其感情、甚至性欲的“私事”,而且更主要是关乎家庭繁衍、人类延续的“公事”,还是关系社会“人伦”的大事。因此,婚姻家庭应受社会道德、礼法的约束。否则,如果“婚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若,淫辟之罪多矣”。自西周开始,婚姻家庭之伦理道德规范就被视之为礼之“本”,后世又视为关乎“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其二是关于个人对婚姻家庭的态度。自西周始,就形成了个人在处理婚姻家庭时应首先考虑家族利益、并受社会伦理道德约束的观点。个人在婚姻家庭关系中首先不应考虑自己的权利,而应考虑自己的义务,个人结婚的目的是为了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嗣”,为了对尊长及家族尽“孝”。家庭事务的处理也以能否“上事父母”、“下继后嗣”为主要标准。社会关于婚姻家庭的道德规范也是基于这种观念而构造的。其三是关于婚姻家庭应遵守的道德方面。从婚姻方面说,婚姻关系的确立、维持和解除如果只考虑个人的感情、性欲和利益,不考虑家庭的利益、社会的规范就会被视为是不道德的。结婚必先要有“父母之命”,要有“媒妁之言”,还要以“义”交,并严守“同姓不婚”或“同宗不婚”的原则,经过“六礼”的程序;婚姻的解除则以“七出”和“义绝”为道德条件。从家庭方面说,维护家族荣誉、利益是目的,男尊女卑,上尊下卑,长尊幼卑是原则。“孝悌”是根本,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是准则,三纲五常是纲纪。其四是近现代婚姻家庭观的变革。中国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延续了数千年。至近代由于社会的剧变和资产阶级婚姻家庭观的输入,开始受到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激烈抨击和批判。这种批判主要针对封建的婚姻家庭观中禁锢人性而展开。在批判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以主张父子平等、男女平等和个人权利本位为基础的新婚姻家庭观,至现代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思想的形成,无产阶级的婚姻家庭观开始形成,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新中国婚姻家庭观。

☚ 中国幸福观   中国宗族观 ☛
0000352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