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时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时期

(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是广东乡镇企业走上轨道,全面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4年,乡镇企业起步发展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在深圳、珠海、汕头设立三个经济特区,给予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的优惠政策。省委省政府相继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1979年,提出珠江三角洲社队企业发展要走农工副相结合的道路,要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有利条件,引进技术,吸引外资,大搞加工装配,补偿贸易,发展旅游业,增加外汇收入,以加速广东的现代化建设。1980年,提倡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办企业,实行“三匹马拉车”,突破了原来不准生产队办企业的限制。允许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来料加工、对外对内补偿贸易和劳动密集型的商品生产。要求积极兴办农工商联合经营企业,逐步改变农业单纯提供原材料的地位; 强调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联营,在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进行合作,同时积极地举办农工商综合体的试点。1982年针对全省社队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如生产上的盲目性、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管理上的权、责、利脱节、技术落后、产品成本高、质量差等问题,以及经营上未能适应包干到户的新情况等,有领导、有步骤地分期分批进行整顿,把经营承包责任制和市场机制引入社队企业。到1983年底,全省社队企业有95%的单位实行了各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其中集体承包的占42.7%,合伙承包的占16.2%,个人承包的占18.5%。1984年,把省社队企业管理局改为乡镇企业管理局,充实机构和人员,全省各市县也相应充实和加强了乡镇企业管理机构,使乡镇企业的管理工作正常化和规范化。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充分认识发展乡镇企业的重要意义,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放宽政策,以各种经济成份、各种经营形式发展乡镇企业。至1984年全省区、乡、村、联户、家庭五个层次的乡镇企业达到47.62万个,销售总收入122. 89亿元,比1978年分别增长4. 89倍和3.19倍,特别是联户、个体企业从无发展到36. 33万个,总收入25. 1亿元。总的来讲,这个阶段乡镇企业的规模还比较小,地区发展差异大,但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为振兴农村经济打下了基础。
第二阶段,1985—1988年,全面快速发展阶段。全省实行了发展乡镇企业“三个一齐上”的方针,即第一、二、三产业一齐上,大、中、小企业一齐上,集体、联户、个体企业一齐上。这一方针,较早地突破了发展乡镇企业的各种禁锢,坚持了因地制宜、放手发展的原则。全省先后出现了多种发展模式。如顺德市重点抓镇办企业; 南海市重点抓村办企业,东莞市通过“三来一补”发展乡镇企业; 中山市以市属企业带动乡镇企业发展; 云浮市多种所有制通力协作,开发当地丰富的石料资源; 吴川县放手发展家庭、联户加工业; 普宁市军埠镇以合作联营方式,兴办外资企业等。对此,省委、省政府又及时进行了总结推广,进一步调动了不同类型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积极性,使全省乡镇企业迅速向多成分、多层次、多形式的方向全面发展。在产品、产业结构上,也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重点。大体是:珠江三角洲和沿海发达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东西两翼经济较薄弱地区大力兴办建筑业、饮食服务业、运输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包装、储存、保鲜等;山区兴办“资源型”企业,如利用
山地资源办绿色企业,利用水力资源办小水电,利用矿产资源办采矿业,利用竹木资源办纺织加工业。到1988年,全省乡镇企业数发展到115.83万个(其中联户、个体企业103. 97万个,占企业总数的89. 76%),企业人员645万人,总产值476. 32亿元,分别比1984年增长1.43倍、近1倍和2. 7倍。
第三阶段,1989年—1992年,乡镇企业腾飞阶段。1989年国家开始实行宏观调控,紧缩银根,对企业进行治理整顿,乡镇企业被列为治理整顿的重点,不仅遇到资金困难,还受到不公正的指责。社会上一些舆论把国家暂时经济困难指责是乡镇企业“不正之风的风源”造成的、“农业减产是因为乡镇企业发展过快”、“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争资金、争原料、争市场”,把乡镇企业同外商开展合资合作业务视属资本主义范畴,对其进行诸多歧视和责难。针对这些问题,1990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发出了《关于稳定发展乡镇企业若干问题的通知》,重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发展乡镇企业的政策,除中央、国务院有新规定者外,都要继续执行,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得随意改变或违反。”各市、县(区)党委、政府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抓住治理整顿的机会,调整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制定了更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帮助乡镇企业解决资金、能源、原材料紧缺,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市场疲软等问题,使乡镇企业保持了稳定快速发展的好势头。1992年1月,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中山、顺德等地的重要讲话,鼓舞全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乡镇企业的市场调节机制为社会普遍承认和接受,为乡镇企业加速发展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的社会环境。从1989年到1992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年均递增35.4%,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
广东在发展乡镇企业方面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导思想,认为镇一级是各种要素的结合部,集中各方面的优势,以小城镇为中心办工业开发区,发展骨干企业,以此辐射、带动村以下企业,能有效地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一可集中资金发展骨干企业,形成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益;二可凝聚科技力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能力;三可利用镇级管理人员素质较高的优势,强化企业管理,促进企业上等级,产品创优质;四可以选准突破口,优化结构,促进企业专业化、系列化生产。顺德市在发展乡镇企业中,实行“大的镇经营、中的村经营、小的进家庭”的梯度发展战略。该市的各级领导认为:现阶段发展集体经济比发展国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具有更大的优越性,集体经济可以克服国营企业僵化的管理体制,可以避免个体经济带来的社会分配不公等问题,镇级经济可聚两者之长和避两者之短,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南海市明确规定,镇村两级干部不准做私人生意,否则就辞职,杜绝干部“脚踏两只船”的做法,使各级干部将精力集中在发展集体经济上。在广东的乡镇集体企业中,还逐步形成了一套机制,包括能够有效地促进干部想远的、干大的政治经济待遇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贯彻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从而大大增强了各级干部的责任感、事业感和荣誉感,为发展集体经济奠定了必要的干部条件和人才基础。

☚ (一)创办社队企业及其缓慢发展时期   四、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原因 ☛
0001212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