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渎职案件侦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渎职案件侦查 检察机关在办理渎职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性措施。渎职案件,是指我国《刑法》第九章所规定的渎职罪,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自身职务过程中,违反职责义务,侵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致使国家和公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案件。包括我国《刑法》第九章规定的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罪等34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罪案和《刑法》第248条规定的虐待被监管人罪等刑事罪案。 渎职案件的立案条件 除要符合《刑事诉讼法》第86条所规定的应当立案的条件外,还应根据《刑法》第九章对每个具体罪名的规定掌握具体的立案条件。其中,有些具体的罪名立案时涉及到数额和数量标准问题,要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中若干数额、数量标准的规定(试行)》中,对渎职罪有关罪名的立案数额和数量标准的具体规定执行。如对《刑法》第397条规定的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罪的立案数额、数量标准规定为: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10人以上的,应予立案;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直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虽然不足规定的数额或数量标准,但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予立案。对《刑法》第404条规定的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立案数额标准规定为:不征或者少征税款达5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对《刑法》第405条规定的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立案数额标准规定为:致使国家税收损失在5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对《刑法》第406条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立案数额标准规定为:失职被骗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 渎职案件的侦查难点 主要有: 渎职案件的现场勘查 应注意:正确研究现场的种类,根据不同类型的现场特点,觅获重要证据;判明事件的性质,确定是否需要立案侦查;发现和收集可疑痕迹、物品,为侦破案件提供线索和证据;了解和研究行为人在现场上的活动情况、人数、个人特点、主观责任及周围群众耳闻目睹的情况等。 渎职案件的搜查与扣押 搜查是侦查渎职案件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措施,特别是对于侦查枉法追诉、裁判案等有重要作用。搜查中应注意那些不引人注目的部位和物品,冷静观察,细心沉著,发现破绽,全面查获证据。搜查时应同步进行录音录像,全面记录和多方固定证据。对搜查发现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各种物品,应依法扣押。 渎职案件的侦查策略 渎职案件行为人多想方设法逃避侦查,或设置阻力和障碍、隐匿毁灭证据、伪证陷害、嫁祸于人等。还因为行为人具有职务权势,往往使知情人不敢举报、证人不敢作证,因而渎职案件虽有明显的犯罪嫌疑人,但其侦查工作却相当艰难。故在侦查策略方法上应注重以下几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