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畜牧科技含量逐年提高
天津市在围绕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建设中,努力推进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及实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极大地提高了畜牧业科技水平。新技术、新成果的覆盖率达80%以上,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依靠科学技术,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使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1996年全市有12 050个养猪场(户),在饲养过程中都采用新技术,技术覆盖面占可推广面的91.31%,养猪生产各项指标都有新的突破:仔猪断奶日龄由原来的45~60天,缩短到28~35天。仔猪35日龄体重达到9.5千克,仔猪成活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97%。出栏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175%。商品猪瘦肉率达55%以上,育肥期料肉比3.6:1,日增重700克。天津市还承担了国家标准局下达的 “瘦肉型猪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为畜牧业走向产业化、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再创新路。示范区猪舍建筑标准覆盖率达95%,瘦肉型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普及率达89%。在养禽方面,推广 “良种家禽及配套饲养技术”,使蛋鸡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每只年平均产蛋15千克,平均蛋料比为1:2.8。
近些年主要运用的新科技有: 推广长白、大约克夏、杜洛克优良种猪,以及适应本地环境条件的优良杂交组合; 推广伊莎、海兰的优良蛋鸡品种及配套技术; 推广艾维因、AA优良肉鸡品种及配套技术; 推广夏洛来、陶赛特、萨福克、德国美利奴、山东小尾寒羊等优良肉羊品种及配套技术; 推广西门塔尔、海福特、皮埃蒙特优良肉牛品种及杂交改良技术; 推广节能式畜禽舍及饲养畜禽综合配套技术; “EM”有效微生物复合菌剂应用技术; 冬闲地开发种草养畜技术;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开发利用技术; 主要畜禽疫病快速诊断检测技术; 畜禽重大疫病综合防治等先进技术。为使广大农民真正掌握有关畜牧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天津市还组织各级技术推广人员深入乡村向农民传播科技知识,1997年畜牧推广系统科技下乡人数达6.8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