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推动县级机构改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推动县级机构改革

(三)推动县级机构改革

80年代初,县级机构开始实行党政分开,以后逐步对县委、县政府各部门进行调整、压缩、精简,初步形成了新机构体系的框架,并制定了一套控制机构膨胀、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的办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管理和监督职能越来越重要,各县结合具体情况,一面抓行政机关的精减,一面注意加强经济工作部门,充实了银行、税务、统计、物价、审计、监察等部门的力量。在这10多年的改革中,基本上是沿着以下思路进行的:
❶减少层次,撤销重叠机构,加强集中领导和管理;
❷合并任务不多、职能相似的机构;
❸减少县委、县政府各部门的副职,压缩行政事业编制;
❹将政企合一、行政管理职能作用不大的局,改为事业单位或兴办经济实体;
❺撤销非常设机构,由县级领导直接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为配合县级机构改革,一部分体改县对乡镇机构也进行了改革,使县和乡、镇机构接轨配套。
四川农村综合体改试点县,在县级机构改革中不搞一个模式,目前基本上有两类:
❶以广汉为代表的大多数县,着眼于精简、压缩、撤并,控制机构增长。广汉市(1988年改为县级市)同改革前相比,市级行政事业机构由原来的59个减为37个,副局级以上领导由215人减为136人,机关工作人员由1 088人减为872人。同时撤销了52个非常设机构;
❷以邛崃为代表。这个县根据建立农工商新体制的需要,将服务职能比较突出的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医药局、粮食局、物资局等单位,组建成农工商专业公司,实行行业管理。这既精简了机构和人员,又强化了服务。当前,有的县借鉴邛崃的经验,将经济技术服务部门从行政序列中分离出来,逐步与财政脱钩,围绕服务开展经营,逐步转为经济实体。
体改县机构改革之所以能够长期坚持并取得一定成效,在于处理好了几个方面的关系:
(1) 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处理好职工之间的关系。允许职工停薪留职,提前退休,从事第三产业,鼓励他们兴办经济实体,领办乡镇企业,并从信贷、税收等方面提供帮助。对转为经济实体的部门,实行“先修渠后放水,边修渠边放水和先开源后断奶”的政策,为这些单位转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创造条件。
(2) 灵活变通,处理好上下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县级机构改革是在下改上不改的条件下进行的,必然会造成部门不对口。对此,体改县除了积极争取上级党委和政府支持外,采取灵活的办法变通执行。对于上级部门强求设置而本县可以不设的,就采取挂牌子、刻印章、落实责任、维持原有业务渠道和财务解缴关系的办法来解决,但不增加领导职位,不增加编制,一般也不增加行政经费。
(3) 转换职能,处理好新旧体制运行之间的关系。为了使政府职能由侧重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各县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面向生产第一线,为发展经济出谋划策。同时下放权力,将行政管理、经营管理、劳动人事等一些不该管的和可以不管的工作交给企业和乡镇,使其放开手脚,自主发展。

☚ (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改革教育体制 ☛
0000487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2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