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Zhongguo jiaotongChina's transportation
中国使用各种工具设备,通过各种运动方式,使货物、旅客在区域之间实现位置移动的生产部门。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是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具有“第四个物质生产领域”和公用服务部门双重性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先行的战略地位。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个行业,同时涵盖所有城、乡交通运输业。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50年的建设,运输线路明显增加,运输布局得到一定改善,运输结构已开始发生变化,基本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民用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的运输网。随着运输线路的扩展,具有各种功能和不同规模的港口、车站、机场以及运输工具也大量增加。
(1)初步形成了水陆空点线结合,遍布城乡,沟通国内外的综合运输网络。
❶作为中国运输主力的铁路,从1876年外商兴建上海一吴淞窄轨铁路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73年间,大陆共修建铁路2.2万km,由于战争破坏等种种原因而勉强可通车的只有1.1万km。建国后,至1950年基本修复通车。建国50多年来,到1999年底,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已增加到5.79万km。除西藏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铁路相通;
❷公路是短途运输的主力,同时也宜于承担高档工业品与鲜活货物的中距离运输,还是港口、车站货物集疏运的重要手段。至1999年底,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35.17万km,已实现县县通汽车,94%的乡镇都通了公路;
❸水运是承担大宗货物运输的重要运输方式之一。大陆海运线长达1.8万km,南北海运是运输的大动脉。至90年代初,沿海主要港口码头泊位已有1100多个,其中万吨级泊位230多个。内河通航里程,1949年时为7.36万km,通船轮驳船仅1.8万km,但90年代初,增至11万多公里,其中水深1米以上的航道6万多公里,占55%;
❹民用航空运输1949年以后,逐步发展。随着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政策的实施,国际交往和旅游事业的扩大,民用航空运输有了显著发展,至90年代初,已有民用航空线360条、航线里程40万km,其中国际航线50条、14万km;至香港地区定期航线10多条、1.4万km;国内航线310条,25万km,民用机场86个,其中能起降波音737以上飞机40个。已形成以北京为中心,连接国内100多个主要城市的空中运输网。除台湾省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府及主要城市与北京已有直达或衔接航班相连接。国际航线已通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
❺现代管道运输方式,50年代初在油田内部始建输送原油管道。1958年修建新疆克拉玛依油田至独山子炼油厂的原油干管道。至1998年,全国输油(气)管道增加到2.31万km。在东部地区形成了北起大庆,东到黄岛,西达洛阳,南连仪征,连接主要油田,直接供应主要炼油厂用油,并通往大连、秦皇岛、黄岛和仪征等重要石油输送码头的原油管道网络。
中国已初步建成以铁路为干线,南北海运和长江为骨架的铁路、公路、内河、民航和管道互相连接的综合运输网络,至1998年底,国内运输线总长度已达297.5万km。
(2)运输布局有了很大改善。建国以来,基础较好的东北地区和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交通运输设施得到了进一步改造和加强。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先后修建了成渝、宝成、川黔、贵昆、成昆、湘黔、襄渝、包兰、兰新等铁路干线,西藏境内已部分修建铁路,新疆境内已通车1300多公里铁路;还修建了长距离的川藏、青藏和新藏等公路干线及大量县乡公路。北京、上海、西安、兰州、成都和广州至乌鲁木齐有直达航班;格尔木至拉萨由使用部门修了1条成品油管道,长1040km,顺序输送各种成品油。
(3)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装备不断得到改善。铁路复线里程已占铁路营业里程的1/4,电气化里程占营业里程的27%,装设自动闭塞的线路及装设半自动闭塞的线路分别占营业里程的17%和75%,调度集中里程占营业里程的3%。铁路机车拥有量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末增加了2倍多,铁路客车保有量增加两倍半,货车数量增加3倍多,其中60t及其以上货车由4000多辆增加到23万多辆,增长51倍多。
❶公路的技术状况有了显著改善。经过50年的建设和改造,技术标准在四级以上的公路占公路通车总里程的70%;铺有路面的公路占通车里程的近80%。高速公路建设快速发展,至2000年底达1.6万km,居世界第3位。中国民用汽车拥有量迅速增长,现已有汽车近1000万辆;
❷沿海港口已有60多个,其中主要港口20个。上海港的年吞吐量在20世纪80年代末突破1亿t,进入世界十大港口的行列。在沿海主要港口已建成一批深水泊位和专用泊位。煤炭、散粮、木材的装船、卸船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❸在内河运输方面,建设航道和航标,技术状况有所改善。内河港口已有2000多个,长江的30个主要港口基本上实现了装卸作业机械化;
❹远洋运输方面,中国从50年代开始已进入国际航运行列。目前,从事远洋运输的船舶已有1000多艘,近2000万总载重吨。船舶的技术结构正向多用化、现代化发展,集装箱、滚装箱增多,国产船的比重已占60%左右;
❺民用航空运输的机群不断扩大、更新和加强。至1999年底,已拥有民用飞机795架。
(4)完成了急剧增长的运输任务。旅客运量和货物运量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1992年与1949年相比,客运量由1.4亿人增加到8.6亿人,旅客周转量由155亿人公里增加到6949亿人公里,分别增长6.1倍和44.8倍;货运量由1.6亿t增加到10.5亿t,货物周转量由255亿吨公里增加到29218亿吨公里,分别增长6.6倍和114.6倍。城市客运量增长了35倍。
(5)体制改革逐步深入。运输业经济体制改革,随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铁道部门从1986年起实行投入产出以路建路的经济责任承包制,加快了铁路的建设和改造。交通部直属沿海主要港口,除秦皇岛和营口港外,已全部下放,实行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中国民航系统的管理体制,根据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的原则,在成都和上海进行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已组建6个航空公司。运输业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独家建设和经营的格局。
交通运输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环节。国家有关方面已认识到解决这一问题的迫切性,正着手改变这种状况,确立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产业地位,增加投入,力求尽快扭转铁路滞后的局面,并做到适度超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