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 引水工程建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 引水工程建设

(三) 引水工程建设

主要包括永定河引水、京密引水、白河堡引水、东水西调工程建设。
1.永定河引水工程。远在公元250年,刘靖建戾陵堰开车箱渠引永定河水东行,灌溉高梁河一带农田。北京作为封建时代都城后,为发展漕运先后曾几次修建永定河引水工程,但都因永定河坡陡流急,洪水汹涌,含沙量大,引水工程屡遭失败。
1954年,官厅水库建成,控制了永定河洪水,拦截泥沙,调节水量,为永定河引水创造了条件。自1954年开始编制永定河引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几经改变,最终确定在三家店附近建栏河闸,形成调节库。该调节库库容为66万立方米,最高引水位高程108.5米,最低水位106.2米。拦河闸按百年标准(即5 000立方米每秒洪水标准)设计,千年(即7 700立方米每秒)洪水校核。引水流量为30立方米每秒,引水干渠总长26.1公里,该工程于1957年4月竣工。之后,为适应工农业用水量日益增长的需要和合理利用渠道水能,先后进行了一些增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包括石景山电厂引、退水支渠,两座梯级电站,以及增建农田灌溉分水闸9座,农业用水最大可引8立方米每秒。永定河引水干渠控制灌溉面积9.3万公顷,其中配套7.53万公顷,为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和农田灌溉供水起了重要作用。
2.京密引水工程。京密引水工程是将密云水库的水引进北京的浩大工程,承担着灌溉、工业和城市生活的供水任务。引水干渠长达110公里。为两座大型灌区和17座中型灌区输水,总控制面积10.13万公顷。该项工程分期完成。第一期于1960年冬至1961年春,历时5个月,完成龚庄子进水闸至昌平县西崔村段,长达53公里;第二期于1965年10月至1966年5月,历时8个月,完成西崔村至玉渊潭段,一次试水成功,设计与施工质量全优。先后两期,共完成土石方1 557万立方米,各类建筑物393座,总投资6 570万元。全线110公里修筑了滨河道路,道路两侧及弃土上,植树木近百万株,成排成行,成为一条绿色林带。
3.白河堡引水工程。白河堡引水工程是一项跨流域调水工程,通过水库、隧洞和渠道等工程,将白河流域的水引入永定河流域和北运河流域。
延庆县白河堡村附近的白河上建一水库,名曰白河堡水库,其控制流域面积2 657平方公里,丰水年径流量1.96亿立方米,设计总库容9060万立方米。1983年6月建成蓄水。由水库右岸起,开凿一条长7 090米的穿山输水隧洞,设计引水流量20立方米每秒,控制灌溉面积15.87万公顷。另外,由输水隧洞出口的分水闸起修建一条长7.3公里的补水渠至孔化营村北与妫河交汇,设计流量20立方米每秒,向官厅水库补水。自1983年建成以来连年向官厅水库补水,至1995年底共补水10.41亿立方米。
南干渠自隧洞出口至二道河渡槽,长37.49公里,设计引水流量14立方米每秒。由二道河渡槽以上的约3公里处,续修十三陵水库补水渠,该输水工程总长度25公里,其中包括穿山隧洞1.88公里,人工明渠暗渠10.4公里,其余利用天然的沟谷输水,补水流量5立方米每秒。该补水渠自1984年至1995年底,共向十三陵水库补水1.52亿立方米,不仅为十三陵水库发展旅游提供了条件,而且为十三陵水库蓄能电站建设提供了水源保证。
4.东水西调工程。80年代,连续干旱,官厅水库年来水量仅3亿~5亿立方米。1989年,汛期无汛,官厅水库汛期来水量仅0.56亿立方米,至当年10月1日,官厅水库蓄水量只有2.83亿立方米。据当时预测,官厅水库只能供水到1990年3月底,4月份以后,官厅水库将无水可供,直接威胁着首都钢铁公司、高井火电厂、石景山火电厂和城子水厂的生产和生活用水。为缓解迫在眉睫的京西工业区水源危机,1989年10月13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立即组织东水西调工程上马。东水西调工程,东起颐和园团城湖,西到门头沟城子水厂,全线长21公里,三级泵站总扬程95米,输水能力为4立方米每秒。东水西调工程总投资1.5亿元,经过艰苦努力于1990年6月30日全线建成通水。缓解了京西工业区水源危机。

☚ (二) 河道整治   (四) 水土保持 ☛
0000138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7: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