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区域综合开发研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区域综合开发研究 (三)区域综合开发研究进入“七五”计划时期后,山东省针对人多地少、干旱缺水、地力下降等制约因素,提出了“以种植业为基础,以确保粮、棉、油增产为重点,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统一安排,农林牧、种养加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科技兴农总体布局,组织实施了以三大研究、八大开发、十大推广为核心的“三八一零”计划。“三大研究”是: 良种选育及配套栽培、饲养、管理、综合加工利用技术的研究;水资源开发保护及抗旱节水技术的研究;农业结构调整、适度规模经营和科学管理的研究。“八大开发”是:沿黄4 000万亩中低产田开发;220万亩吨粮田开发和200万亩高产棉油技术开发;山区和黄河三角洲综合区域开发;旱作农业开发;立体种植和生态农业开发;100万亩劣质低产果园开发;食草畜禽开发;水产品集约高产养殖技术开发。“十大推广”是:节水灌溉技术;培肥地力及合理施肥技术;间作套种技术;规范化栽培技术;旱作增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地膜覆盖技术;畜禽水产增养殖技术;果品优质高产技术;林木速生丰产技术。“三八一○”计划的实施,初步实现了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结合、用地与养地结合的良性循环,农业生产跨入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速度效益同步增长的新阶段。 ☚ (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三)区域综合开发研究 ☛ (三)区域综合开发研究 (三)区域综合开发研究进入“七五”计划时期后,山东省针对人多地少、干旱缺水、地力下降等制约因素,提出了“以种植业为基础,以确保粮、棉、油增产为重点,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统一安排,农林牧、种养加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科技兴农总体布局,组织实施了以三大研究、八大开发、十大推广为核心的“三八一零”计划。“三大研究”是: 良种选育及配套栽培、饲养、管理、综合加工利用技术的研究;水资源开发保护及抗旱节水技术的研究;农业结构调整、适度规模经营和科学管理的研究。“八大开发”是:沿黄4 000万亩中低产田开发;220万亩吨粮田开发和200万亩高产棉油技术开发;山区和黄河三角洲综合区域开发;旱作农业开发;立体种植和生态农业开发;100万亩劣质低产果园开发;食草畜禽开发;水产品集约高产养殖技术开发。“十大推广”是:节水灌溉技术;培肥地力及合理施肥技术;间作套种技术;规范化栽培技术;旱作增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地膜覆盖技术;畜禽水产增养殖技术;果品优质高产技术;林木速生丰产技术。“三八一○”计划的实施,初步实现了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结合、用地与养地结合的良性循环,农业生产跨入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速度效益同步增长的新阶段。 ☚ (三)区域综合开发研究 三、高新技术研究 ☛ (三)区域综合开发研究 (三)区域综合开发研究“八五”期间,按照宁夏地域特点,分别在银北中低产田区,银南高产区,中部干旱风沙区,扬黄新灌区、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和六盘山半阴湿区建立了12个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组织自治区内外200多名科技人员,围绕中低产田改造,盐碱地开发利用,优质高产高效技术,沙漠化土地整治,扬黄新灌区节水高效灌溉技术,旱作农业增产技术,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技术等进行科学攻关,区域综合开发效果十分明显。银南灌区吨粮田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总结了吨粮田的理论体系,制定了吨粮小麦、玉米配套种植结构模式,481.3公顷样板田总平均亩产 (加权平均) 1 044.7公斤,比非吨粮田每亩增产251.8公斤,增产31.8%,单位生产成本下降15.1%。银北中低产田综合增产技术开发项目对银北盐渍土、盐荒地、中低产田改良分区等进行了研究,明确提出强制排水是银北盐渍土改良的关键技术措施,提出了灌溉栽培条件下水位控制的理论和标准,系统地总结并提出了银北中低产田综合增产技术体系,并根据银北自然地理、排灌条件、中低产田分布规律提出了分区改良利用的方向和途径以及综合增产措施。项目执行期间,开发利用盐荒地853. 3公顷,累计推广项目综合增产技术7.2万公顷,总增产粮食7 731. 5万公斤,纯效益达4 218.8万元,投资收益率345.0%。在宁夏盐池县东北部毛乌素沙漠边缘实施的 “八岔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项目”,流域面积37. 6平方公里,沙化面积达30.4平方公里,经5年综合治理,治理程度由试点前的7%提高到试点末的83%,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林牧各业发展。“宁南山区阴湿低温地区农业增产体系的研究”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现有技术入手,结合阴湿地区农业实际组装配套,形成了以主攻单产为突破口,以解决群众温饱、提高阴湿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的技术体系为目标,使试验区人均占有粮食由最初的285.7公斤提高到555. 4公斤,人均收入由原来的212.4元提高到412. 3元。“固原黄土丘陵区农林牧优化结构调控与增产技术研究”应用于15平方公里,经8年实际检验证明:1:1:3的农、林、牧用地结构与调控技术可使该系统内农业总收入提高11倍,粮食亩产提高2.8倍,人均纯收入提高8.8倍,人均占有粮食达700公斤,水土流失减少61%,投入产出比为1:5—8。“宁南扬黄灌区合理用水农林牧综合开发研究”提出了“5311”作物布局模式,对扬黄新灌区合理用水扩大灌面,建立合理轮作制度进行了探索,证实了扬黄新灌区适合发展果树,解决了育苗、早果、早丰及秋季嫁接等关键技术问题,为扬黄新灌区科技兴农树立了样板。1984—1989年,推广项目成果后,累计增收1 216. 7万元,投入63万元,投入产出比1:20。 ☚ (二)高产优质高效技术研究 (四)科学论证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