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研究方法之一。植物病理学使用分离培养的目的:1.根据柯赫氏法则进行病原物分离,以鉴别病害的病原物及其性质;2.获得离体的病原物纯培养物,进行病原物的形态、生理和作物抗病育种、防治方法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分离培养separation culture
一般情况下所有标本均应作分离培养,以期获得纯培养后作进一步鉴定。原为无菌部位采集的血液、脑脊液等标本,可直接接种至营养丰富的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从正常菌群存在部位采集的标本,应接种至选择或鉴别培养基。接种后放37℃培养,一般经16~20h大多可长出典型菌落。少数细菌,如布鲁杆菌、结核杆菌生长缓慢,分别要经3~4周或4~8周才长成可见菌落。分离培养的阳性率要比直接涂片镜检高,但需时较久。因此,如遇白喉等急性传染病时,可根据病人临床表现和直接镜检结果作出初步诊断并及时治疗;不必等待培养报告,以免贻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