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定律law of segregation又称遗传学第一基本定律。细胞内成对的遗传因子(基因),经减数分裂,相互分离后,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并在子二代中出现显隐性性状的3:1分离比。1865年孟德尔(G.J.Mendel)根据一对因子杂交试验的结果提出在高等生物体内,支配性状的遗传因子,一般都是成对存在,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在形成配子过程中,成对的因子必然分离,每个配子中只有其中的一个。通过两性配子的结合,在合子中又恢复成对。如一对等位基因互不相同,一个掩盖了另一个的作用,所表现出的称显性性状,被掩盖的称隐性性状。由子一代(F1)互交产生的子二代(F2),因两个隐性基因有机会结合在一起,使隐性性状又表现出来。但在F2中,两个隐性基因结合的概率只占1/4,故在显隐性关系完全时,F2中显隐性性状的分离比为3: 1。 分离定律见“孟德尔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