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农业环境质量调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农业环境质量调查

(三)农业环境质量调查

1982年自治区农业局组织开展南宁地区县办工业“三废”对农业环境污染调查。重点调查了横县、武鸣等县办工业“三废”对农业环境污染状况。横县对14个厂矿的18个点进行废水取样分析,不少厂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超出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铬最高超标达620倍,硫化物最高超标达116.2倍,木质素最高超标达464倍,铜最高超标5.6倍。武鸣县工厂排放的废水使武鸣河城厢段水质恶化,在枯水期时,工业废水的排放量超过河水流量的4倍。
1983年9月至1985年9月,自治区农牧渔业厅和环境保护局联合组织开展广西农业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工作。全自治区有南宁、柳州、桂林、河池、百色、钦州、玉林、梧州地区和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市农业局以及横县、来宾、灵川、宜山、德保、钦州、贵县、贺县等地、市、县的农业部门和环保部门300名科技人员参加。
本次调查是根据农牧渔业部和国家环保局统一要求,结合广西情况开展的,除获得大量调查资料外,共采集水、土、作物及食品样2500个,获分析数据2万多个。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工矿区农田水主要污染物为铅、镉、汞、砷六价铬等元素。此外,还对广西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等以及森林、水土流失,作物及食品污染对人畜健康的影响,农业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损失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交了《广西农业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研究报告。
1988年自治区农业厅根据农业部下达的《关于开展全国农业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调查的通知》精神,结合广西的实际,组织有关地、市、县环保站开展《广西桂东北地区农业商品基地环境质量研究》,从1989年起至1990年结束。本次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基本摸清了桂东北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的现状、特点和农业生态系统变化的趋势。从农业自然资源看,该地区由于土地管理不严,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一直呈下降趋势,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加,耕地的承载压力势必越来越大。加上人为的水土流失有增无减,将使本来就已经缺少养分的耕地土壤更加贫瘠化;森林资源在该地区是比较多的,森林覆盖率已达38.8%,但仍存在着森林分布不均,林分结构不合理,用材林比例过大,防护林比重过小,幼中林比例大,木材蓄积量少,生态效益低的问题。更值得警惕的是木材的消耗量仍然大于生长量,每年木材“赤”字达37.6万立方米,这表明森林过伐的现象尚未得到制止,预示着生态环境破坏将在延续。由于森林植被的破坏,使生态平衡失调,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给该地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较大的威胁。
(2)基本掌握了桂东北地区工业企业和乡镇企业“三废”排放量和农业环境受污染的状况。从这次调查估算,全地区受“三废”污染的农田至少达到1620公顷。水质的污染也在增加,主要的7条河流均受到化学物质不同程度的污染。
(3)桂东北农业商品基地的土壤环境中,局部已受到重金属元素的污染,以铅、镉、锌的污染为主,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矿区、城区的工厂以及不合理使用微量元素肥。
(4)开展了区域性农业土壤背景值的研究,掌握了桂东北区域农业土壤八种重金属元素背景值的含量水平,七种不同母质土壤八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水平,以及九个县农业土壤八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水平。特别是通过土壤背景值的研究,摸索了桂东北农业土壤元素背景值在七种不同母质的变化状况,明确了成土母质是影响土壤元素背景值的主导因素,发现桂东北地区在不同母质的农业土壤中八种元素的含量大小均有一定的排列顺序,以锌、铬、铅含量最大,铜、镍、砷次之,镉、汞含量最小;而铜、镉、砷、汞的背景值受母质影响差异较大,锌、铅、铬、镍的背景值受母质影响不明显;八种重金属元素在第四纪红土和石灰岩母质土壤中的含量有聚集偏高的现象。这些变化规律,对于深入研究农业土壤元素背景值,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5)进行了桂东北农业土壤元素背景值丰缺程度的评估。明确了该地区铜、铅、镉、砷、铬、汞六种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含量属于正常范围,而锌含量偏高;从九个县域的农业土壤看,大部分县砷含量相当丰富,贺县属高铜、铅偏高区域,藤县、荔浦县锌偏少、灌阳县铅偏少。明确土壤元素背景值的丰缺程度,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和开展农业环保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元素含量高或偏高或丰富的地域,应当加强对耕地该元素含量的监测工作,预防盲目施微量元素,引起土壤污染。在元素含量偏少的县域,通过补给土壤中缺少元素,满足该种元素量大的作物需求,可以使作物获得高产。
(6)通过数学模式评价,明确了桂东北城镇工矿区农业土壤综合污染指数。
1991—1992年,自治区农业厅根据农业部《关于开展全国主要农畜产品质量(有害物残留)调查的通知》精神,决定立项开展《桂林市郊蔬菜基地重金属元素含量水平研究》,桂林市蔬菜通过内梅逻公式评价方法和模糊数学评价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认为桂林市市郊蔬菜属于清洁级。
1990—1991年由自治区农业厅主持进行的《广西地膜残留状况及其对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参加单位有钦州地区农业局、桂林市蔬菜所和都安、崇左、靖西、田林、贵港等县(市)农业局达30多人,摸清了调查区域的地膜残留状况,探明了造成作物减产的地膜残留量,预测了2000年几种作物的覆膜面积、地膜用量及残留量,确定了造成作物减产的连续用膜年限。

☚ (二)队伍的培训与建设   二、生态农业示范及成效 ☛
0001454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