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文化大革命”和恢复发展阶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文化大革命”和恢复发展阶段 (三)“文化大革命”和恢复发展阶段1966—1978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福建水利战线的大批科技干部被批斗、下放,各级水利机构被撤销或拆散,大批仪器、资料散失,全省水利事业濒临困境。1968年,全省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几乎降到建国初633.3千公顷的水平。1970年之后,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建设旱涝保收田的推动下,国家对水利的投资有了增加,水利建设才有了恢复和发展。这阶段,全省兴建1 000万立方米以上中型水库22座。原来水利设施比较差的三明、龙岩、宁德等地区也得到了加强,三明市7座中型水库中的6座和龙岩、宁德地区2/3的中型水库都是在这个阶段兴建的。原来水利基础比较好的闽南沿海地区,又配套建设了一批大库容水库,如诏安亚湖水库(3 508万立方米)、惠安东泗水库(2 563万立方米)、平和东川水库(1605万立方米)、漳浦杨美水库 (5530万立方米)和祖妈林水库(3 508万立方米)等。还兴建了云霄一东山的向东渠、漳州西溪引水工程等大型水利设施,使1972年以后全省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恢复和保持在86.7万—93.3万公顷。这期间除了国家有较多的投入外,主要是动员集体、群众投入大量的劳动。 ☚ (二)“大跃进”与国民经济调整恢复阶段 (四)改革开放阶段 ☛ (三)“文化大革命”和恢复发展阶段 (三)“文化大革命”和恢复发展阶段1966—1978年“文化大革命”10年动乱,给福建林业带来严重破坏。各级林业机构受冲击,陷入瘫痪半瘫痪状态,林政管理削弱,林权处理停顿,搞乱了山林所有权,因而全省再次出现了滥砍乱伐的严重局势。其特点是:范围广、时间长、损失大。全省被毁山林近6万公顷,损失林木80万立方米, 有70个国有林场的2800公顷森林遭抢砍一光, 沿海防护林带和片林近7000公顷被毁, 一些地方风沙卷土重来, 群众重遭灾害之苦。 ☚ (二)“大跃进”与调整阶段 (四)改革开放阶段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