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医方集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医方集解

 《医方集解》是一部切于实用的方剂书。清汪昂著。成书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清史稿·艺文志》载:“医方集解,二十三卷。汪昂撰。”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康熙 二十一年壬戌(1682)刊本,石渠阁藏板 三槐堂梓,康熙四十 三年甲申 (1704)刻本,道光二十五年乙巳(1845)瓶花书屋刻本,光绪5年己卯 (1879)扫叶山房刻本,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苏州扫叶山房重刊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校印本等。
 汪昂(1615—?),字訒庵,明清间医学家。安徽休宁人。初业儒,明末邑诸生,31岁时明亡,弃举业,潜心于医学及医药书籍的整理研究。虽不以医为业,但所撰医书风行海内。尝厚俸延聘名医,研修医著,先后撰成《医方集解》(1682)、《素问灵枢类纂约注》(1689)、《本草备要》(1694)、《汤头歌诀》(1694)等书。其著作遵于经典,切合实用,对于普及中医药知识有较大作用,在清代以后影响甚广。
 《医方集解》就方剂学知识辑数十家之言以详析方理,故名。现版16万字,不分卷,按方剂功效分为21门:补养之剂、发表之剂、涌吐之剂、攻里之剂、表里之剂、和解之剂、理气之剂、理血之剂、祛风之剂、祛寒之剂、清暑之剂、利湿之剂、润燥之剂、泻火之剂、除痰之剂、消导之剂、收涩之剂、杀虫之剂、明目之剂、痈疡之剂、经产之剂。最后附有“救急良方”一章,记述22种意外和暴发危症的抢救方法。全书共论述正方388首,附方417首。
 本书内容丰富,讨论详备,是一部较好的方书。其特点可概括为“集、解、用”三个字。1. 集。辑录诸书所共取、医界所常用的历代名方。2. 解。汪氏鉴于古方书往往只注某方治某病、不解其病因与病位,或只论某方用某药、不述药性与功效等欠详之弊,编撰本书不仅集方,而且集解。于每门之首,先论每类方剂的功用、适应证及其病因病机,继则分论每个方剂的主治病证及其病源、脉候、脏腑、经络,以及各方的出处、方组、功效阐释、服法等,最后详论附方。所论方解汇数十家之精髓,上自《内经》、《伤寒论》之旨,下逮金元四家等诸贤之论,酌参己见,博观约取,裁议精当,尤显其 “辨证论方” 之长。3. 用。全书所录方剂不过7百余首,实以切用为要,精选而出。所选方剂,大都平和,虽亦有少数猛烈之剂,亦属攻坚夺病所必需者。至于药味幽僻与治疗奇证怪疾的方剂,则概示收录。
 本书内容利于初学和临床应用,为中医入门之常用书,问世以后,流传很广。后世研究主要在于临床应用,同时是名方研究的主要文献。今存清代版本数种,建国后曾多次刊印。
医方集解

医方集解

书名。21卷。清汪昂编著。成书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本书选录临床常用方剂约六、七百首,分为补养之剂、发表之剂等21类。对每首方剂的方药配伍、药性主治均参合各家学说加以阐明。书中《勿药元铨》一卷讲的是气功。

☚ 内功四经   方仙延年法 ☛

医方集解

方书。清汪昂撰。三卷。昂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已著录。汪氏为使读者辨证选方,治有轨则,不致攻补误用,乃选录古今医籍中常用方剂七百余首(分正方与附方)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撰成此书。约十六万余字。分补养、发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痈疡、经产等二十一门方剂。后附《救急良方》、《勿药元诠》。每门之始,先述方剂功用,后述每方适应证、药物组成、附方加减等。此书虽名方解,然病源、脉候、脏腑、经络、药性与治法,无不毕备,理论联系实际,对临床颇有参考价值。有康熙四十三年刻本,光绪五年(1879)扫叶山房刻本,一九五九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医方集解

医方著作。3卷。清·汪昂撰。刊于1682年。本书选录古今医籍中常用方剂约六、七百首(分正方及附方)。按不同作用的方药性质分为补养、发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痈疡、经产等21类方剂。除列述每个方剂的方名、主治及处方外,并引录各家学说阐明方义。由于选方切于实用,流传很广。现有多种近代刊本。

医方集解

书名。清·汪昂(讱庵)撰成于1632年。是注释医方的专书。收正方300余首,加上附方,共约700首。将所辑之方剂分为21门,逐方进行药性分析解释,并对方药的配伍、药性、主治均参合各家学说加以阐明。有多种近代刊本。本书影响很大,后世解释方剂的著作,多由此衍化而来。

《医方集解》

中国古代方书。1682年中医学家汪昂从前人经验中搜集正方与附方各300余,汇集而成。因作者不赞成药物过于繁多的方剂,对药味超过20种以上者不予收录。书中选录的方剂以补养、发表、涌吐、攻里、表里等分为21门,末尾附救急良方。每门的开始均简述其涵义,作者的意见,则以“昂按”注明。

医方集解

医方集解

清·汪昂撰。系医方书。书成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列21门,不分卷。作者鉴于古方书只注明某方治某病,而不解释得病之因及病位;只注明某方用某药,而不解释药性功效。于是仿宋陈无择 《三因方》、明吴崑《医方考》遗意,采正方378首(附方417首),首先详细说明得病之因,然后解释用药之意,博采方解,不厌词繁,故名书为《医方集解》。全书分补养、发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去风、去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痈疡、经产诸门,对现代方剂分类很有影响。各方名之下,首先简要说明功效及方剂出处,然后列主治、方组、服法、方剂阐释等,内容丰富,对各方所治病症的病源、脉候、脏腑、经络以及治法、类方等,无不备录,对初学及临症很有益。该书问世以后,流传很广,为中医入门常用之书。今存清代版本很多,建国后曾由上海科技出版社等单位多次印刷。

☚ 苏沈良方   汤头歌诀 ☛

医方集解yīfāngjíjiě

医方书。清·汪昂撰。成书于1682 年。该书选录临床常用方剂约六七百首(包括附方), 分为补养之剂、发表之剂、涌吐之剂等21 类。对于每首方剂的方药配伍、药性主治, 均参合各家学说加以阐明。现有多种近代刊本。

医方集解

医方集解

《医方集解》

《医方集解》系医方书。列21门,不分卷。清·汪昂撰。书成于1682年(康熙21年)。汪氏鉴于古方书只注明某方治某病,而不解释受病之因及病位; 只注明某方用某药,而不解释药性功效。于是仿宋·陈无择《三因方》、明·吴崑《医方考》遗意,采正方378首(附方417首),先详受病之因,次解用药之意,博采方解,不厌词繁,故名书为《医方集解》。全书分补养、发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去风、去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痈疡、经产诸门,对现代方剂分类很有影响。各方名之下,首先简注功效及方剂出处,次列主治、方组、服法、方剂阐释等,内容丰富,对各方所治病证的病源、脉候、脏腑、经络以及治法、类方等,无不备录,甚有益于初学及临症取用。该书问世以后,流传甚广,为中医入门常用之书。今存清代版本很多,建国后曾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单位多次印刷。

☚ 奇效良方   汤头歌诀 ☛
0001364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