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污染源概况
广东省河流水体普遍受到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化肥、农药以及养殖业等污染。
点污染源:据统计,1989年全省排放废水24. 3亿吨,其中工业废水14.7亿吨,经处理的7.3亿吨;生活污水9.6亿吨。排放的污染物质主要有:化学需氧量323 818吨,石油类1 661吨,氰化物190. 03吨,酚89. 45吨,铅78. 01吨,砷69. 24吨,镉3. 65吨,六价铬36.03吨等。
广东省主要工业集中在省辖市市区,且人口比较集中。主要工业区则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和沿海城市,因而形成主要城市广州、佛山市区河段和珠江三角洲的区域性局部污染严重。广州前后航道,因排污水量大,且上游河道来水量少,稀释自净能力低,加上潮汐顶托回荡影响,河段水质污染极为严重。韶关、江门、茂名、湛江、汕头等市区废污水排放量亦较大,故市区附近河段水质污染也较为严重。
面污染源: 面污染源主要是大面积农田使用化肥、农药的残余及养殖业粪便扩散污染。表现为通过灌溉回归水和地表径流带入水体、污染水质。据统计,1985年全省使用有机农药7. 77万吨,施用化肥11.04万吨。据1985年对省内珠江水系和三角洲监测资料表明,由于汛期降雨将城市垃圾、残留农林业中的化肥农药以及粪便随径流带入水体,造成断面汛期COD含量高于枯水期,氨氮含量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