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水稻与气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水稻与气候

(一)水稻与气候

1. 播种。水稻播种必须考虑两个安全期的气候指标,即安全播种期和安全齐穗期要求的气候条件。实践验证: 10℃和12℃分别是粳、籼稻生长(播种)的下限温度;20℃和22℃则分别是它们抽穗、扬花的下限温度。根据四川春季气温分布特点和种植制度,盆东、盆南和盆中丘陵偏南双季稻或中稻—再生稻蓄留区,3月上、中旬日平均气温相继稳定通过10℃、12℃,必须播种,以保证晚稻、再生稻于9月下旬、10月上旬安全齐穗扬花。盆地其余地区,以一季中稻为主,3月下旬、4月上旬日温稳定通过10℃或12℃,可以播种;这些地区盛夏热量强度次于盆东、盆南,播种期除考虑春季温度条件外,还应使抽穗扬花期最好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最热时段,以利水稻高产。攀西地区,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应视当地热量条件来安排水稻的最佳播种期。四川春季气温回暖的稳定性较差,易出现骤冷骤热天气,采取保护性育秧,防御烂种烂秧,是十分必要的农技措施。
2. 苗期管理。水稻苗期管理的关键是培育壮秧。壮秧能早生快发,为建立大田合理的群体结构打好基础。壮秧必须具备: 适龄带适当分蘖和无病虫害。一般认为,6叶1心为壮秧,它与当地当时气温密切相关。如播种后气温高,日照足,叶片生长速度快,则移栽日期必须提前;反之,如播种后遇低温阴雨,秧苗生长缓慢,则应根据具体积温的计算,安排推迟移栽日期。
3. 栽培管理。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是由单位面积上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等要素组成的。结实率和有效穗数随气候条件的不同而变异最大,千粒重变异最小。有效穗数与结实率又具有矛盾的一面,当穗数增到一定数量后,再继续增多,则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就相应地减少、降低。因此,在水稻栽培管理中,处理好有效穗数与结实率的关系至关重要。在四川暖湿气候条件下,每亩18万—20万穗是获得高产的基础。放水晒田是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的调控有效穗数的农技措施,具体应用时应根据移栽时的基本苗(包括带蘖数)和移栽后的气候条件、肥水供给情况,决策晒田控蘖时段。水稻后期的肥水管理,要按照浅水勤灌,适量磷肥的原则,使叶片吸收肥水生产光合有机物和光合产物转移籽粒的整个动态过程,都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4.病虫害。四川稻作区病虫害较为严重,属典型的气候性病虫害有:纹枯病、稻瘟病、螟虫、粘虫和稻飞虱等,其中以前3种常发生且危害较重。苗期至抽穗扬花期,遇阴雨寡照天气,要注意预防纹枯病和稻瘟病;遇连晴高温少雨天气,则应以治螟虫、粘虫为主。
5. 引种原则。水稻引种的原则,由南(或平地)向北(或高山)纬度每增加1度(或海拔高度增加100米),出穗平均延长2.4天,宜用早、中熟品种;北稻南引,生育期缩短,宜用迟熟品种。一般而言,早稻感光性弱,感温性中等,短日高温生育期短,引种易成功;中稻感光、感温性中等,在与其气候条件相似的地区引种,易成功;晚稻感光、感温性均强,对异地条件适应性狭窄,引种要求严格。四川各地因热量、水源有别,水田熟制类型较多,引种时既要考虑水稻的丰产性,又要兼顾前后茬作物的适宜播种收获期,才能取得较好的整体效益。

☚ 四、气候与重要农事活动   (二)小麦与气候 ☛
0000449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1: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