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的评价
一般使用两种方法:一为病例评价法,二为统计指标评价法。 病例评价法:现代质量管理强调明确质量单元。医院的医疗质量就是每个病例的医疗效果。因此必须以病例(病人)的诊疗经过和结果作为评价医疗质量的依据。 以病例为评价医疗质量的单元,是比较科学的方法。 病例评价方法,是美国外科学会的瓦德(Ward)和潘顿(Ponton)于1918~1928年研究并建立起来的。将实际的结果与预计的合理结果进行比较,因此要求病例必须完整。 评价项目包括以下各项: ❶ 有无院内感染。 ❷ 对于患者的病情是否进行过讨论和会诊。 ❸ 有否合并症发生,这种合并症可否预防。 ❹ 诊断是否恰当。 ❺ 临床诊断与病理是否一致。 ❻ 手术时有否把不该切除的正常组织切除了。 ❼ 对照既往史、病情经过记录、手术记录,检查一下最后诊断有无错误。 ❽ 死亡是否因手术后处置和麻醉等技术失误造成。 ❾ 有无尸检。 ❿ 治疗结果是否与预想的一致。⑾其他医师和上级医师意见如何。统计指标评价方法:运用统计指标评价方法,必须按照统计学的原则正确地运用统计资料去分析问题,除了要注意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外,还要注意统计数据的可比性和显著性。我国对医疗统计指标沿用已久,使用也较为普遍。常用的有诊断符合率、治愈率、抢救成功率、病死率、无菌手术感染率、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平均住院日、门诊人次、差错事故发生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