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主要成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主要成果

(一)主要成果

河南省自1979年开展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17年来,经过几万人的辛勤劳动,省、市(地)、县三级取得了一大批丰硕成果。主要有:
省级:
(1) 《农业自然资源或条件区划》、《河南省地貌区划》、《河南省自然综合区划》、《河南土壤区划》、《河南省农业气候区划》、《河南省植被区划》、《河南省水文地质区划》等。
(2) 农业生产部门及其专题区划:《河南省种植业区划》、《河南省种植业区划研究报告》、《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区划研究报告》、《河南省烟草区划》、《河南省蚕业区划》、《河南省果树区划》、《河南省乡镇企业区划》、《河南省林业区划》、《河南省畜牧业综合区划》、《河南省水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河南省中草药区划》等。
(3) 农业技术措施区划:《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区划》、《河南省水利化区划》、《河南省化肥区划》、《河南省农村智力资源开发战略综合研究报告》、《农村能源区域规划》、《河南省耕作制度区划》等。
(4) 综合区划:《河南省综合农业区划》、《河南省农村经济区划》、《河南省县级综合农业区划简编》、《河南省1978—1984年农业动态区划研究》等。
(5) 战略研究及区域开发规划:《农业区划及其管理方法的系列研究》、《注重秋粮生产、增强总体功能——河南省粮食增产基本途径研究》、《关于合理调整河南省农村产业结构的研究报告》、《平原农区农业突破口的研究》、《平原农区农村致富途径研究》、《河南省粮食增产与波动研究》、《大别、桐柏山地及丘陵地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伏牛山北坡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太行山地、丘陵农业发展战略研究》、《黄河滩地及背河洼地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淮北低洼区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河南省农业区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秦巴山区农村经济开发规划》、《黄土丘陵区农村经济开发规划》、《南阳盆地农业区域开发规划》、《黄河故道农业区域开发规划》、《河南省黄淮海平原农区开发治理研究》等。
(6) 农业资源动态监测:《河南省农村经济信息管理系统》、《农业自然资源数据管理系统》、《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在冬小麦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与研究》、《农村经济现状与趋势研究》、《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与对策》等。
17个市(地)及129个县(市)、区分别完成的主要成果:农业土壤区划、农业气候区划、水资源调查与水利区划、种植业区划、林业区划、畜牧业区划、水产区划、乡镇企业区划、果树区划、中草药区划、农村智力区划、农村能源区划、农业经济区划、综合农业区划、农业区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农业“四低”、“四荒”资源调查等,部分县还完成了野生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研究、农村经济区划等。1995年,河南省农业区划资料库有各种成果资料万余册,不少市(地)、县都设有农业区划成果资料档案室,存有数百种上级与本区各种有关农业区划资料、数据、图件。

☚ 三、农业区划成果及其应用   (二)农业区划成果的应用及效益 ☛

(一)主要成果

(一)主要成果

青海省大规模地开展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是从1980年开始的。在1980—1997年的7年间,先后完成了省、州(地、市)、县三级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省、州(地、市)、县三级中药资源普查和中药区划;省、州(地、市)、县三级农业后备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省、州(地、市)、县三级农村牧区经济区划工作已经启动。共完成近千项(3 000余万字)的科研成果,基本摸清了全省水、土、气、生物四大资源的家底。主要省级成果有:综合自然区划、综合农业区划、种植业区划、畜牧业区划、林业区划、渔业区划、乡镇企业区划、旅游业区划、水利化区划、农牧业机械化区划、土壤改良利用区划、气候区划、土地利用区划、地貌区划、水资源区划、中草药区划、植被区划、草地区划、风能区划、能源区划等,同时还出版了《青海中医单验方选》、《青海高原本草概要》、《青海中草药区域开发综论》、 《柴达木盆地农业综合开发》、《青海省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分省级卷和地级卷)》、 《青海土壤》、 《青海省农业与农村经济总览》、《青海土种志》、《青海植物名录》、《青海省农业资源动态分析》、《青海省农业资源数据集》等数十种专著。与有关单位合作,共同完成了《青南地区脱贫致富研究》、《玉树州长江、澜沧江两岸农业综合开发可行性研究》等研究课题。
截止1997年的不完全统计,全省有250多项农业资源调查与农业区划成果获得了省(部)、厅(地、州)、县级的奖励,有200余名农业区划工作者得到省(部)、州(地)、县级的表彰。

☚ 三、农业区划成果与应用   (二)成果应用 ☛
0002605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7: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