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译令 九译令官名。汉代置。掌译蛮夷语言文字。《前汉书·百官公卿表》: “典属国,秦官。掌蛮夷降者。武帝元狩三年 (公元前120年) 昆邪王降,复增属国,置都尉、丞、候千人; 属官九译令。成帝和平元年 (公元前28年) 省,并大鸿胪。” ☚ 九班 九品官 ☛ 九译令jǐu yì lìng西汉置,掌翻译,属典属国。《汉书·百官公卿表》:"武帝元狩三年昆邪王降,复增属国,置都尉、丞、候、千人。属官,九译令。"王先谦《汉书补注》引《尚书大传》说:"周成王时,越裳氏重九译而献白雉,故以名官。" 九译令官名。西汉置,为典属国所属的翻译官。九译指多次辗转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