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龙涎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龙涎香 龙涎香一种名贵香料,又称“龙泄”,唐人亦称“阿末香”。有汎水、渗沙、鱼食等名,汎水为上。《杜阳杂编》:“(同昌)公主(暑时)令取澄水帛以水蘸之,挂于南轩,良久,满座皆思挟纩。澄水帛长八九尺,似布而细,明薄可鉴,其中有龙涎,故能消暑毒也。”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七:“诸香中,龙涎最贵重。广州市值,每两不下百千,次等亦五、六十千,系蕃中禁榷之物,出大食国。近海傍常有云气罩山间,即知有龙睡其下。或半载,或二三载,土人更相守视。俟云散,则知龙已去,往观必得龙涎,或五七两,或十余两。……予尝叩泉(州)、广(州)合香人,云:龙涎入香,能收敛脑 ☚ 瑞脑 鹧鸪斑 ☛ 古代名物 > 香奩類 > 香粉脂澤部 > 香 > 龍涎香 龍涎香 lóngxiánxiāng 香料名。《類說·香譜·龍涎香》:“龍涎香,出文石國,國人侯島林,上有異禽翔集,下有群魚游泳,則有伏龍吐涎浮水上,舟人或探得之,則爲巨富,其涎如膠。”宋·蘇軾《過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糝羹色香味皆奇绝天下酥陀則不可知人間决無此味也》詩:“香似龍涎仍釅白,味如牛乳更全清。”明·文震亨《長物志·香茗》:“蘇門答刺國有龍涎嶼,群龍交卧其上,遺沫入水,取以爲香。”參閱《通雅·植物·木》。 龙涎香药名。出《本草纲目拾遗》。又名龙腹香。为抹香鲸科动物抹香鲸Physeter catodonL.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我国南海、东海和台湾省沿海有分布。甘、酸,气腥。行气活血,化痰开窍,利水通淋。治咳喘气逆,心腹疼痛,神昏气闷,淋证。内服:研末,0.3~0.6g;或入丸、散用。本品约含25%龙涎香醇(Ambrein)。本品药理与麝香相似,小量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大量则表现抑制;对离体心脏有强心作用,对整体动物则引起血压下降。 龙涎香 龙涎香龙涎香,又名龙涎、龙腹香。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为抹香鲸科动物抹香鲸Physeter catodon L. 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原动物我国南海、东海和台湾省沿海有分布。 ☚ 安息香 石菖蒲 ☛ 龙涎香 龙涎香龙涎香,维吾尔药物名安白尔,别名安白尔 艾西艾比。为鲸亚目海洋动物抹香鲸Physeter catodonL.的肠道分泌物干燥品。原动物主要活动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洋中,分布于各大洋,我国东海与南海均有分布。 ☚ 补脑药 海狸香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