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省稱“煙壺”。盛鼻煙之瓶。始見於明代,盛行於清雍正、乾隆年間,辛亥革命後漸衰。初無專製,多以藥瓶代之,入清後式樣遂多。一般由料(即玻璃)、瓷、玉石等為之,間或亦有木、竹根者。以料質最為常見,其中尤以套料為多,有兼套至四五彩者。壺壁常有雕繪,且多為内畫,壺足題有“古月軒”者尤珍。因其帶有誇富斗巧之性質,日趣精美,遂變為今之藝術品而獨立。參閱清·王士禛《香祖筆記》卷七、清·趙之謙《勇盧閒詰·煙壺》。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