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黑神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黑神散

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方。又名黑桂散、肉桂散、局方黑神散。炒黑豆半升,熟地黄(酒浸)、当归(酒制)、肉桂、炮姜、炙甘草、芍药、蒲黄各四两。为细末,每服二钱,酒、童便各半盏同煎调下,若病情急不拘时连进二服。治妇人产后恶露不尽,胞衣不下,攻冲心胸痞满,或脐腹坚胀撮疼,及血晕神昏,眼黑口噤,产后瘀血诸疾;并治痖瘖,沥血腰痛。
❷《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方。熟地黄一斤,陈生姜半斤。同炒干为末,每服二钱,产前乌梅煎汤调下,常服用酒调下,经脉不通用乌梅、荆芥酒调下。治产后血块痛,经行后腹痛,及月经不调。

黑神散 《和剂局方》卷九

【组方药物】 黑豆150克(炒,去皮) 熟干地黄(酒浸) 当归(去芦,酒制) 肉桂(去粗皮) 干姜(炮) 甘草(炙) 芍药 蒲黄各120克
【制剂用法】 上药8味,为细末。每次6克,用酒75毫升,童便75毫升,同煎调下,急患不拘时候,连进2服。
【主要功效】 活血祛瘀。
【适应病证】 妇人产后恶露不尽,胞衣不下,攻冲心胸痞满,或脐腹坚胀撮疼;及血晕神昏,眼黑口噤。
【方义分析】 此为活血祛瘀常用方。方中黑豆、蒲黄活血祛瘀,专下恶露、胞衣;熟地黄、当归、芍药补血和阴,主养冲任;肉桂、干姜辛热善行,温散瘀滞;更以甘草缓中益气,调和诸药,童便以散瘀逆,黄酒引药入血行血。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之效。
【编者按语】 《产育宝庆集》卷上所载“黑神散”有附子,无蒲黄。录供参考。


黑神散 《鸡峰普济方》卷十四

【组方药物】 乌梅 干姜 大枣各等份
【制剂用法】 上药3味,同烧成性,研为细末。每服3克,空腹时用温米饮调下。
【适应病证】 冷热痢,脓血不止。
【编者按语】 从方药论,其性偏温,以冷痢为宜。


黑神散 《妇人良方》卷二十

【组方药物】 熟地黄500克 陈生姜250克
【制剂用法】 上药2味,拌和,同炒干,研为末。每次服6克。产前用乌梅汤调下;常服用酒调下;经脉不通,用乌梅、荆芥酒调下。
【主要功效】 养血调经。
【适应病证】 产后血块,痛经,经行后腹痛。

黑神散hēi shén sǎn

方剂名。
❶《本草纲目》果部第30卷安石榴。
【方源】《普济方》。
【组成、用法】用酸石榴一个煅烟尽,出火毒一夜,研末,仍以酸榴一块煎汤服。
【功用主治】肠滑久痢,久泻不止。
❷《本草纲目》草部第16卷地黄。
【方源】《妇人良方》。
【组成、用法】用熟地黄一斤,陈生姜半斤,同炒干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功用主治】产后血痛,有块,并经脉行后,腹痛不调。

黑神散

黑神散

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方由黑豆(炒,去皮)半升,甘草(炙)、熟干地黄(酒浸)、干姜(炮)、肉桂(去粗皮)、芍药、当归(去芦,酒制)、蒲黄各四两组成。上药为细末,每服二钱,酒半盏,童子小便半盏,同煎调下,病急者不拘时候,连服二服;或作汤剂,酌加黄酒,水煎温服,用量可按原方比例酌定。功能活血化瘀,催胎下胞。主治妇人产后恶露不尽,胞衣不下,攻冲心胸痞满,或脐腹坚胀撮疼,以及血晕神昏,眼黑口噤,产后血瘀。本方所治证属产后血瘀或胞衣不下所致,故以活血散瘀立法。方中黑豆、蒲黄活血祛瘀,专下恶露、胞衣;熟地黄、当归、芍药补血和阴,主养冲任;肉桂、干姜辛热善行,温散瘀滞,阴中寓阳,去恶生新;更以甘草缓中益气,调和诸药;加入童便,以散瘀逆;取用黄酒者,引以入血行血,助药力之捷行。本方常用于产后恶露不下,腹部胀痛等。

☚ 逐瘀止血汤   牛膝散 ☛
0000430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