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微波消毒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微波消毒microwave sterilization系近年新采用的一种物理灭菌方法。此法是由于微波可使偶极子快速运动,而使物品内外同时产热,升温极快,消毒时间由原来60~120分钟,短缩至5~20分钟即可,多用于玻璃器皿消毒,可代替某些干热灭菌。 微波消毒 微波消毒微波属于非电离辐射,一般指波长为0.001~1m,频率为300~300,000MHz的电磁波。1930年前后,曾初步研究其对微生物的作用。40年代后期,发展为具有一定特点的消毒方法。60年代后,微波消毒已于多方面得到推广应用。消毒时,常用915MHz和2450MHz两种频率的微波。 图1炉式微波加热器示意图 1.微波源 2.波导管 3.搅拌器 4.门 5.消毒物品![]() 图2 连续式微波加热器示意图 1.滚筒 2.微波源 3.波导管 4.搅拌器 5.传送带6.反射板 7.消毒物品影响微波消毒的因素较多。当频率高时,加热速度快,消毒时间短,但其穿透浅,适于处理小件或厚度不大的物品。当频率低时,则穿透深,可处理较大物品,但其加热速度慢,所需消毒时间长。一定条件下,微波输出的功率愈大,杀菌作用愈强,所需消毒时间愈短。但微波输出功率应与被消毒物品相匹配,小量物品使用过高功率,除浪费热能外,尚可损坏磁控管。易于使电场能量转变为热能的介质,如水和含水量高的物品,较易用微波消毒。大多数绝缘体,如玻璃、陶瓷以及聚四氟乙烯和聚丙烯等塑料制品,微波可大部分透过,很少产热。大多数良导体,如铜、银、铝等金属,微波全被反射,亦不产热。后两类物品用微波照射,一般不能达到消毒目的,只有将其放入水或水蒸汽中 (相对湿度不低于50%),借水分子升高的温度,才能使之达到消毒。物品温度较低或数量较多,杀菌需照射的时间亦较长。需对内部进行消毒的物品,其厚度一般不应大于微波对该物品的穿透深度。所谓穿透深度是指微波穿透到物体内部时,能量密度减少到物体表面微波能量密度的13.6%的距离。在可进行多方位照射的微波加热器中,物品厚度也不宜大于穿透深度的一倍。液态物质,因流动性好,热传导快,厚度可适当增加。 微波使物品内外温度同时均匀升高,因此可缩短消毒时间,减轻物品损坏。由于微波有一定穿透作用,故可将物品事先装于塑料、玻璃或陶瓷容器内,以防消毒后再污染。本消毒法已用于食品和医疗药械的处理。 长期接触微波可使睾丸损伤,眼睛晶状体混浊,神经功能紊乱。防护措施主要有: ❶设置金属屏蔽; ❷穿戴特制个人防护用品; ❸限制暴露时间。 微波 (2450MHz)照射灭菌剂量
☚ 电离辐射消毒 红外线消毒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