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黄药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黄药眠1903—1987

广东梅县人
中共党员。著名文艺理论家,作家。民盟成员,曾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联委员等职。著有《论诗》、《论走私主义的哲学》、《沉思集》等。
原名:黄访
笔名:黄药眠、药眠、达史、黄吉
化名:陈子林
别名:黄恍

黄药眠

白首写苍生(访著名作家黄药眠)
他有这样一个脑袋——黄药眠教授速写
回忆我在苏联的日子里
往事追忆——上海租界捕房的狱卒对我的“训
诫”
陈江宁 阿 淼
钟子硕 李联海
黄药眠
黄药眠
北京晚报1982年7月22日
广州文艺1982年7期,文苑掇英第225页
群言1985年8期
文化史料丛刊第6辑第165页
黄药眠
小传
“劫余留铁笔 白首写苍生”——记作家、文学
理论家、教授黄药眠
李立明
黄药眠
童庆炳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416页
中国现代作家传略(上)第632页
北京文艺年鉴(1983)第276页

黄药眠

“六教授”右派问题全部改正:黄药眠 人民日报1980年8月18日
痛悼黄大师
奉献的一生——忆黄药眠先生
我在共青团中央和青年共产国际东方部工作时
的一些情况
高天
俞百巍
黄药眠
人民政协报1987年9月25日
文艺报1987年11月21日
青运史研究1983年4期
铁笔写苍生的黄药眠教授
风沙中的胡杨、红柳、白刺——悼念黄药眠先生
黄药眠同志生平
钟子翱
童庆炳
美育1984年4期
群言1987年12期
新文学史料1988年1期
在上海
我心目中的药眠同志
也谈黄药眠
黄药眠
白鸿
叶永烈
新文学史料1988年1期
新文学史料1993年1期
叶永烈采访手记第371页
黄药眠

黄药眠1903—1987

作家、文艺理论家。原名黄访。广东梅县人。1925年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英语系,后到中学任职。1927年到上海出版社出版部任编辑,加入创造社,开始文学活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在共青团中央工作。同年冬在莫斯科共产国际工作。1933年回上海后任团中央宣传部长。1934年被捕,1937年由组织保释出狱,继续从事革命文化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全国文联委员兼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诗集有《黄花岗上》《桂林底撤退》《英雄颂》,小说集有《暗影》《再见》,散文集有《抒情小品》《黑海,美丽的黑海》,论著《论约瑟夫的外套》《论走私主义的哲学》《沉思集》等。有《药眠散文选》《黄药眠自选集》《黄药眠文艺论文选集》。

☚ 陈铨   沙可夫 ☛
黄药眠

220 黄药眠1903—1987

现代作家、学者。原名黄访、黄恍。广东梅县人。在家乡读中学时即喜欢古典诗词。1921年入广东高等师范英语系。1925年毕业后,先后在大埔县教中学,在中山大学图书馆当职员,到潮州教中学。“四·一二”事变后到上海在创造社出版部当助理编辑,同时在暨南大学附中、上海艺术大学兼课,并开始发表文章,翻译外国文学作品。1928年曾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冬去莫期科共产国际工作。1933年回上海担任共青团中央局宣传部长,次年秋被捕判刑。1937年获释后到延安,又到武汉、桂林、香港,当新闻记者,从事宣传工作。香港陷落后,经梅县去桂林、成都、昆明,出版散文集《美丽的黑海》,日降后又到香港任教,出版散文、小说、论文集多种。1949年到北京,一直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兼任中国文联副秘书长等职。曾被错划成“右派”多年。

☚ 沈从文   丁玲 ☛
黄药眠

黄药眠1903—1987Huang Yaomian

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社会活动家。广东梅县人。早年曾著有《暗影》、《再见》(小说集)、《桂林的撤退》(长诗)、《美丽的黑海》(散文集)、《论约瑟夫的外套》、《论走私主义的哲学》(论文集)等;解放后著有《沉思集》、《批判集》、《初学集》以及《黄药眠诗集》、《黄药眠自选集》、《黄药眠美学论文集》和回忆录《动荡——我所经历的半个世纪》等,著译颇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作为一个美学家,黄药眠对美的论述不同于那种玄奥、晦涩、纯粹抽象思辨的美论,而是紧密联系具体的、实际的社会生活内容。他认为:“美就是为革命,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而斗争的充满着激情和理想的生活。艺术就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精神武器。革命的文艺家的创作是怀抱着巨大的革命激情,怀抱着伟大的共产主义的革命理想去从事的。”从这一美学观点出发,他反对那种离开实践、离开斗争,离开生活而去一味地吟咏艺术的纯美境界。在关于艺术美的问题上,黄药眠认为那种主张文学艺术的任务就在于摹写客观现实的客观主义理论带有机械唯物主义的偏向,在他看来,文学并不只是客观现实的本质的反映,而常常要从对象上去客观地揭开人的本质的丰富性,文学是反映整个人的生活和客观社会现实的本质和规律的东西。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主张文学艺术只有表现人的心灵深处的无意识状态,才能揭示出人类的灵魂,以及主张文学艺术应表现“人的苦闷”,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混乱的、无规律可循的,个人的欲望是永远不能满足的,所以,文学就是人的苦闷的象征,还有主张文学是“自我”的展示,艺术家应该感觉到什么就写什么,要怎样写就怎样写等等现代唯心主义理论,黄药眠认为它们都是一些没落阶级的颓废意识。因此,他主张文学艺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作家、艺术家积极的、主动的反映,反映的目的是使人们生活得更美、更有趣、更乐观、更勇敢。它的最后目的在于改造这个客观世界,而不是如实反映一番就交差了事。为实现其艺术理想,黄药眠极力推崇既有理智又富于激情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原则,认为这种创作原则能导致昂扬、崇高的艺术作品的诞生。

☚ 蔡仪   王朝闻 ☛
0001939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