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业经济史研究世界总体范围内农业生产方式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世界经济史的分支。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形成后,各国农业经济逐渐形成由几个各具特色的农业经济区域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人们开始在每一个农业经济区域,有选择地、系统地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国家的农业经济史实,出现了以世界农业经济在不同性质的社会里,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活动。 世界农业经济史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依次更替的学说为指导,学科任务是阐述人类历史的各个阶段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变情况,揭示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体系取代资本主义农业经济体系的历史必然性。主要研究内容有:世界历史上原始农业、传统农业、资本主义农业、社会主义农业产生、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典型特征;具有典型意义的农业地区的土地制度及其改革史料; 农业资本构成与地租形态的变化; 农村阶级关系的发展与变化,农业组织、经营形式的更替; 世界农业的生产、消费、分配、交换诸环节以及农业经济结构主要演变情况;农产品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等。 世界农业经济史尚未形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它与世界农业经济学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于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农业经济历史,而后者侧重于研究战后世界农业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规律。世界农业经济史目前在国内只有世界经济专业经济通史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内学术界对此尚存在许多争议。在国外的世界经济史著作中,世界农业经济史的内容与工、商业经济史鼎立的为多,独立成为专著的较少。 阅读书目: 《世界农业状况》吴觉农编,上海大东书局1930年出版;《农业经济史》 陈其鹿撰述,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 《各国土地债务制度概论》罗醒魂编著,重庆正中书局1947年出版;《欧洲人民民主国家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新华时事丛刊编,新华书店1950年出版; 《世界主要国家农业发展趋势》,农业出版社1963年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