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角似麋之角逐。枚乘《七發》:“逐馬鳴鑣,魚跨麋角。”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鱗蟲禽獸部 > 獸 > 麋角 麋角 míjiǎo 鹿科動物麋鹿骨化之老角。主治虚勞内傷,筋骨疼痛。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下品·麋脂》:“〔麋〕角,味甘,無毒。治痹,止血,益氣力。”唐·孟詵等《食療本草·麋》:“其角:補虚勞,填髓。” 麋角mí jiǎo《本草纲目》兽部第51卷麞(35)。药名。 【基原】为鹿科动物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 Milne-Edwards的骨化的老角。原动物详“麋茸”条。 【性味】甘,温。 ❶《别录》:“味甘,无毒。” ❷《医学入门》:“甘,温,无毒。” 【功用主治】强筋骨,益血脉。治虚劳内伤,腰膝不仁,筋骨疼痛。 ❶《别录》:“主痹,止血,益气力。” ❷孟诜:“补虚劳,填髓。又丈夫冷气及风,筋骨疼痛,作粉长服。” ❸《日华子本草》:“添精补髓,益血脉,暖腰膝,悦色,壮阳,疗风气,偏治丈夫,胜鹿角。治腰膝不仁,补一切血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入丸、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