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鸱夷子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鸱夷子皮chí yí zǐ pí

(别名)见少伯。

鸱夷子皮

《鸱夷子皮》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

【释义】鸱夷子皮、陶朱公皆指范蠡。

【例句】①得一舸鸱夷去,载苎罗山下女,便改姓陶朱。(刘时中[双调·水仙操])这里写范蠡在吴国亡后,携西施泛五湖,远害全身。见“载苎罗女”条。②为不学乘桴浮海鸱夷子,生扭做踏雪寻梅孟浩然,困煞英贤。(费唐臣杂剧《苏子瞻风雪贬黄州》第二折[滚绣球])苏轼因为不学范蠡隐居,贬到黄州,在大雪天里赶路,倒像孟浩然“踏雪寻梅”了。

鸱夷子皮

鸱夷子皮chīyízǐpí

━━┃━ 范蠡之号。指远走隐逸。《史记·货殖列传》载,范蠡即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海,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鸱夷,为盛酒的皮囊。唐·陈子昂《感遇》诗:“谁见鸱夷子,扁舟去五湖。”唐·李白《古风》诗:“何如鸱夷子,散发棹扁舟。”

☚ 倒冠落佩   骑鲸 ☛

鸱夷子皮

春秋时越国的范蠡。范蠡为越国大夫,曾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他知道同勾践可以共患难,而不可以共享安乐。于是就到了齐国,改名为“鸱夷子皮”。后来又至陶经商致富,称“陶朱公”。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唐李白《李太白全集》二《古风》之十八:“何如鸱夷子,散发棹扁舟?”

鸱夷子皮

鸱夷子皮

亦作“鸱夷子”。春秋·越·范蠡之号。《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心戮力,父子治产。”司马贞索隐:“范蠡自谓也。盖以吴王杀子胥而盛以鸱夷,今蠡自以有罪,故为号也。韦昭曰:‘鸱夷,革囊也。’或曰生牛皮也。”

☚ 赤精子   陶朱公 ☛

范蠡【同义】总目录
陶朱公鸱夷子皮赤精子范蠡
鸱夷子皮

鸱夷子皮

“鸱”,读chi。“鸱夷”,皮制的酒囊。语出《史记·货殖列传》。范蠡自越至陶经商后,自号“鸱夷子皮”。参见“范蠡”、“陶朱事业”、“陶朱公”。

☚ 胶澳商埠   海王之国 ☛

鸱夷子皮

见 范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