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古代繪開口鳴叫之鴟形於旌旗,用于警衆,示前有飛塵。因鳶鳴必風生塵起,故名。《樓記·曲禮上》:“前有塵埃,則載鳴鳶。”孔穎達疏:鳶,今時鴟也。鴟鳴則風生,風生則塵埃起;前有塵埃起,則畫鴟於旌首而載之,衆見咸知以爲備也。不直言鳶而云鳴者,鳶不鳴則風不生,故畫作開口如鳴時也;也不言旌,從可知也。”《文選·張衡〈西京賦〉》:“棲鳴鳶,曳雲梢。”吕延濟注:“鳴鳶,鴟也。言畫於旌旗之上,以取象焉。”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